魂牵梦萦桑梓地 此心安处是吾乡
“70后”台胞返乡筑梦甘当两岸“摆渡人”
![]() |
![]() |
![]() |
魂牵梦萦桑梓地 此心安处是吾乡
“70后”台胞返乡筑梦甘当两岸“摆渡人”
从儿时随亲赴台到归永投资创业,从日日夜夜思念故土到两岸来回购买过上百张机票,对于在永出生、在永成长的“70后”台胞陈旭伟来说,返乡筑梦的12年来收获颇丰,幸福感满满。12年,变的是家门口泥泞的砂石路、村里破旧的老土屋、华溪江畔的霓虹灯火、华夏大地的繁华璀璨;不变的却是记忆里的麦饼香,来去皆是归途的幸福感,还有两岸一家亲的浓浓深情。
陈旭伟在北京参加两岸同胞交流研讨活动
少小离家随亲赴台 横跨两岸仍居“永康”
“1947年,爷爷被‘抓壮丁’去了台湾。当时,我爸爸都还没出生,这一走就是40年,音讯全无。”陈旭伟至今仍清晰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爷爷时的场景。1987年,台湾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在前仓镇大陈村村口,他们一大家子人翘首以盼。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走来一个两鬓斑白、样貌慈祥的老人。时隔40年的团圆来之不易,激动和欣喜让一家人都止不住地抹泪哽咽。
从此,分隔海峡两岸的一家人恢复了联系。1989年,因为符合台湾老兵带一名遗亲返台的政策,也为了能够照顾日渐年迈的爷爷,陈旭伟第一次坐上了前往台湾的飞机,当时的他才14岁。
巧的是,陈旭伟在台湾落脚居住的地方也叫“永康”——台南市永康市,这让初来乍到的陈旭伟多了一份亲切感,没有任何水土不服便融入了新环境。入学第一天,陈旭伟就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对于这个“大陆人”,全校同学都好奇心满满,一到课间教室的窗台和走廊上就围满了人。从小参加田径队,长得人高马大,性格外向直爽的陈旭伟很快就和新同学打成了一片。新邻居也非常热情好客,经常邀请陈旭伟去家里吃饭,正在长身体的他每次都能吃上两大碗。
一片故土四代深情 跨洋越海回乡经商
“人不能忘本,要多回故乡看看,因为根在那里。”这是陈旭伟爷爷生前一再嘱咐的话语。成家后,陈旭伟每年都会抽空带着妻儿,陪着爷爷一起回永康探亲。虽少小离家十几年,陈旭伟却乡音不改,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闽南语,还能说地道的永康话。
永康的快速发展陈旭伟看在眼里,大陈村的沧桑巨变他也如数家珍。“上世纪90年代的台湾同样遍地是黄金,到处是机遇,我在大学期间靠自己打工就赚到了第一桶金,买了房子。”敢闯敢干的陈旭伟在26岁时便开了第一家眼镜店,后来更是陆续开出了10家连锁店。
一次偶然的机会,时任台南永康青年商会会长的陈旭伟负责接待金华赴台学习的考察团。“阿伟,你在台湾创业经验丰富,有没有考虑回老家投资发展呀?”在交流过程中,老乡的一番话惊醒了梦中人,这让陈旭伟坐不住了。
2011年,带着自己最熟悉的事业,陈旭伟毅然回到永康开办了第一家眼镜店。这些年来,陈旭伟的回乡创业路实现了从“播种”到“生根”,如今更是枝繁叶茂,还开出了奶茶店、台湾美食店和蛋糕坊。2019年12月,95岁高龄的爷爷在台离世。虽出走半生,但对故土的赤子深情永不变,能够落叶归根、魂归故里是爷爷的遗愿。陈旭伟将爷爷的骨灰一半留在他生活了70年的台湾,另一半带回了他载满乡愁、魂牵梦萦的黄土地——大陈村。
“两个儿子都很喜欢大陆,小时候寒暑假就经常闹着要回来。现在,一个在攻读硕士,一个上了大学本科。我的父母也希望他们回来,不过现在两岸交通便利,在哪发展都行。”对于陈旭伟来说,小时候,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现在,乡愁是情系四代的血脉链接,不论在哪头,两岸来去皆是归途。
根植厚土服务故里 饮水思源反哺桑梓
“我自己最擅长的就是服务行业,能为家乡人民服务,是一件幸福的事。”陈旭伟的台湾美食店没有选址在热闹繁华的商业街,而是开在了市一医内。“抓紧把订单都送到病房和科室去,面坨了可就不好吃了。”为了让医护人员和病患随时都能吃上一口热乎饭,店里春节也不打烊。
纯正地道的台式牛肉面、味美价廉的手抓饼、营养均衡的卤肉饭套餐……真材实料、新鲜丰富的餐食选择,不断改良、适合病人的清淡口味,让店里不仅有着每天三四百个订单,好评和回头客更是如潮。“我不做外卖,光是服务医院就已经来不及了。”在陈旭伟看来,医院里也能有“舌尖上的幸福”。多年来,他不惜人力物力成本,坚持安排5个店员免费为病房配送,所有医务人员更是7折便能享受店内美食。
2020年,市政府倾力为在永台胞台企纾困,陈旭伟的台湾美食店也不例外,医院为他减免了店铺房租。“一直以来都受到政府照顾,关键时刻我也有责任守好这个‘家’,尽一分自己的力量。”陈旭伟不仅将政府退返的4万多元租金全部捐给了市一医,还另外捐赠了2000个蛋糕给医务人员,感谢这些白衣战士为“家”奋战在抗疫第一线。
登“陆”初创的
“引梦者”
两岸交流的
“摆渡人”
“大陆有机会、有未来,我相信他们只要多来走走看看,一定会有所感触。”近年来,除了忙着自己打拼,陈旭伟还多次组织上百名台湾青年来大陆游玩参观,并鼓励他们来浙来永发展,成为诸多台胞登“陆”初创的“引梦者”。大到帮助台商快速融入当地,为他们经营、选址、引流出谋划策,小到帮忙解决鸡毛蒜皮的日常琐事,比如孩子就近入学、办理医保报销等。在他的影响下,先后有6名台胞在江浙沪落地发展,1名昔日在台好友也来永打拼,并在丽州大地实现了财富自由。
陈旭伟一直认为美食是有黏性的,虽是一水之隔,但语言相通、口味相近,孕育着的是同一个“中国胃”,能够很好地增进两岸的了解。在2018年的永康农展会上,“舌尖上”的台湾水果、小吃跟着陈旭伟走进了千家万户。每次去台湾,他也会带上豆腐皮、杨梅等永康特产与亲朋邻里共享,许多朋友还会托他带些锡制茶具等五金产品。
在两岸促融互通上,陈旭伟也是不遗余力,甘为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搭桥摆渡”。2022年夏天,陈旭伟作为金华市唯一台胞代表受邀前往北京,参加两岸同胞交流研讨活动。此外,他还列席参加了在杭州举行的第五届浙台合作周活动。现在,陈旭伟被聘任为金华市涉台检察联络员,这个月还将特邀参加金华市两会。“我来自浙江永康,也来自台南永康。我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台湾青年来大陆追逐梦想,共谋发展。”他说。
陈旭伟被聘任为金华市涉台检察联络员
陈旭伟经营的台湾美食店
融媒见习记者 胡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