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水网徐徐铺开 生态之城跃然眼前
水务铁军坚守为民初心保障“亲清”水
![]() |
![]() |
![]() |
![]() |
![]() |
![]() |
现代水网徐徐铺开 生态之城跃然眼前
水务铁军坚守为民初心保障“亲清”水
民生水利利民生。“亲清”之水,滋润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永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2022年,市水务局科学谋划、多维发力,用扎扎实实的数据,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重点项目顺民意,水利建设惠民生,除险保安解民忧,一张系统完备、功能协同、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现代水网正全面铺开;一座水清园绿、人水和谐、宜业宜居的生态之城已跃然眼前。
俯瞰杨溪水库
省水利厅建设处调研员
来永检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坡耕地美景
东城街道兰街村七佰坝堰坝
数读2022
亮眼成绩单尽显争先姿态
重点工作走在前列。我市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并被评为全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工作成绩突出集体;以全省第一的成绩通过“强监管”改革试点县建设省级验收,列入2022年度省级水利“强监管”改革样板县;连续8年获金华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优秀;跻身浙中生态廊道建设优秀县等。
项目布局紧扣节点。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市完成水利投资7.4亿元,各建设项目紧扣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市城市防洪工程已完成规划送审稿编制;永磐供水工程永康段已开工建设;省重点项目南部联网工程保供水子项目、南山水厂供水管网工程、上黄定桥引水工程基本完工;城镇水厂供水管道工程如期启动等。
基础建设保质保量。在提前完成省级民生实事建设任务基础上,我市超额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0座,山塘综合整治100座,泵站、堰坝提升19座,改造农村供水管网40.7公里,保障群众用水安全“生命线”,拓宽村民增收的“致富线”。
灾害防御守牢底线。汛期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完成汛前大检查和“回头看”共计784处,梳理下发度汛意见162条,开展14轮山洪灾害防御培训会,发布预警短信263784条;持续干旱期间,统筹科学调度6座市属水库水资源、10座规模水厂供水水源及备用水源水资源。
水资源管理扩面提质。持续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创建节水型单位11个,节水型企业7家,节水型居民小区2个,节水标杆6个,节水教育基地1个。以杨溪水库和太平水库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为首,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再生利用建设,形成节水减排典型经验。
生态治理成效显著。完善县、乡、村三级河湖长组织体系,设置县级河(湖)长29名、镇级河(湖)长56名、村级河(湖)长319名,开展巡查1.29万人次,发现并解决问题5131个。全域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完成西溪镇、上黄水库两个国家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2平方千米。
安全监管日趋规范。进一步加大水利工程质量飞检密度、广度,全年开展监督检查395次,在“质量监督”App上开展质量监督活动24次,下发各类质监意见书或整改意见书40份,对87个在建工程开展质量“飞检”,检测项目累计328组次,下发水利工程建设警示函9份,确保安全与质量警钟长鸣。
智慧应用提档升级。我市深入推进智慧水利建设,被列入全省首批小流域山洪灾害预警数字孪生应用建设推广单位、全省第二批水域监管“一件事”试点单位。“水土守望者”获评第一批水利数字化改革“优秀应用”,水土保持数字化监管提级为省级应用,区域旱情预警及调度应用提档升级,水文防汛“5+1”项目已完成17处水文测站建设,完成107套预警设备数据采集和调试,并成功接入灾害预警与应急联动平台,实现水文监测智控。
水务铁军主动担起扛旗重责
“水清”是目标,“水亲”是底色。这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其实也是市水务局不断推动作风建设走向深入的一个缩影。党旗引领下,这支水务铁军在工作中沉下身、沉下心、沉下力,共同绘就了一幅幅主动担当、爱岗敬业的动人画卷。
这一年,市水务局成立重点工作和民生实事服务组,以及提能保安工作专班与技术服务组,并每月印发工作动态,确保服务落到实处。市水务局班子成员每周轮流到办事窗口坐班,认真传达市委“三服务”活动精神和相关政策,详细了解基层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困难,积极帮助解决营商环境难题,切实提升“三服务”工作水平。
这一年,入夏以来我市持续高温,抗旱保供水形势较为严峻,各镇(街道)留下了市水务局党员干部们的忙碌身影。为了确保各地居民用水无忧、生活无患,服务工作组密切关注供水工程的使用情况,加强应急保障服务,并下沉进行抗旱保灌溉保供水指导,同时及时安排人员、租赁挖掘机对干渠开展清淤整修工作,累计出动98人次清理疏通干渠31.4千米,隐患渠道改建加固10余处,为水稻稳产灌溉放水1228.3万方。正是他们用日日夜夜的奔波、一点一滴的汗水,才换来了群众的满满获得感和安全感。
守清廉之魂,方可扬担当之风。这一年,市水务局稳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一方面,与下属单位签订2022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定期召开党风廉政汇报会,并加强对重点领域的廉政风险防范。另一方面,水务系统上下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指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通过学党史讲党史、观看红色电影、水利青年宣讲比赛等活动载体,为干部职员的思想源头注入清廉活水。
作风要扎实,干部的“含金量”不能低。这一年,除开办业务知识培训班增强干部本领以外,市水务局还充分发挥骨干人员、老水利人的作用,实施师徒结对“传帮带”,帮助青年人才快速成长,进一步强化水务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有朝气、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尖兵队伍。
展望2023
现代水网蓝图
勾勒绣花功夫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一张网,幸福一座城。怀揣这份民生所想所盼,市水务局积极谋划2023年重点、亮点、试点项目,全速推进民生水务项目建设,把三张“永康水网”蓝图作为有力抓手,奋力谱写永康水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是着力构建水资源保障网。打通水源互联脉络,实现水资源利用最优配置。境内实施南部水库联网工程,推进珠坑水库扩建和永祥引水工程;境外实施磐永供水工程,永康段、磐安段双向发力,共同推进。优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布局,不断提高规模水厂供水能力。提升改造农村饮用水薄弱点6处,推进黄坟水厂迁扩建工程,实施舟山镇源口水厂扩能扩网,完成水厂部分建设。不断延伸规模水厂供水脉络,提高农村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基本完成我市农村饮用水提标达标、城镇水厂供水管道建设,实施上黄水库八字墙引水、三渡溪到黄坟水库引水管道工程等项目,进一步提升水资源保障功能。
二是重点打造水安全防御网。实施城市防洪工程,以“城市有机更新”总体规划为指导,在完成城市防洪规划修编的基础上,结合南苑区块更新进度同步推进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水库山塘整治,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1座、完成病险山塘整治97座,基本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水库山塘安全长效运行。不断强化小流域风险点的安全隐患治理,继续实施山洪灾害预警工程,在剩余77个山洪重要村落和山洪重点集镇安装100套声光电预警设备,做到山洪重要村落声光电预警全覆盖。
三是全面升级水环境生态网。加快实现水环境治理迭代升级,编制《永康市“幸福河湖”建设规划和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推进南溪、华溪、李溪和酥溪等主要河流河道建设和景观提升工程,逐步实现城市河湖景观蝶变,全面提升城镇环境。聚力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依托样板经验,实施花街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深入探索全域水土保持治理路径,完成水土流失治理5平方千米。继续推进“美丽河湖”创建,围绕2025年每年创建不少于1条“美丽河湖”的目标,2023年继续争创1条“美丽河湖”,同步推进水美乡镇建设。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市水务局将继续带领水务铁军狠下绣花功夫,以点成线发力,以线带面推进,保持严的规矩、好的作风、实的工作、干的精神、闯的勇气,推动水务工作再上新台阶,争取在完成省水利厅“十四五”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基础上,形成更多如农村生活污水再生回用、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和多水源多目标联调机制等具有永康特色的标志性成果。
□融媒记者 马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