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界泰斗的永康情缘
![]() |
![]() |
武术界泰斗的永康情缘
□朱有抗
邱大哥带领太极爱好者练习八卦太极拳
邱大哥为市太极拳协会题词
近日,我刚踏进家门,就收到上海邱大哥寄来的四联屏墨宝。打开包裹,在地板上铺开作品,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那运笔刚劲有力,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字里行间透出一股太极的韵味,真可谓是“纸上太极”也!
武术界泰斗来永讲学
邱大哥名叫邱丕相,上海体院原博导、武术系原主任;全国著名武术教育家。他自1996年为我国培养出第一位武术博士起,共带出了40多位武术博士。拥有中国武术九段的他,曾连续担任四届亚运会武术裁判长。最近,上海市教委还专门创建了“邱丕相工作室”。
2016年9月22日,经方振龙老师牵线,邱丕相教授夫妇坐上动车风尘仆仆来到永康。这是市太极拳协会(前身为市太极拳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邀请来永讲学的第一位武术界泰斗。
在永三天,邱教授不仅给拳友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讲座,而且考察了太极拳公益培训的几个点。他看到永康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的太极拳公益培训活动如火如荼,大为震动、大加赞赏,饱蘸浓墨挥毫写下了“善行太极”条幅赠送给太极拳协会,令大家深为感动。
临行前,邱教授叮嘱我们马上着手筹备三件事:一是组织协会骨干到上体院武术学院观摩、交流;二是赴欧开展一次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活动;三是总结“太极拳公益培训千人计划”实施情况,作为太极拳发展的范例推荐给《中国武术研究报告》蓝皮书编写组。
2016年10月29日,市太极拳协会一行30人跨进了上海体院,开展学习考察活动。两天时间,大家观摩了太极拳现场培训课、参观了中国武术博物馆,同时与院方举行座谈交流,达成了在永建立“上体武术学院永康教学实践基地”的意向。
2018年4月28日,在邱教授的带领下,市太极拳协会赴欧考察团启程。在法国巴黎,协会代表队参加了“国际太极拳表演赛”,8位队员展示了“陈氏太极拳精编24式”,获得了金奖;在德国慕尼黑,访问了武缘武术学校,并开展相互交流。为期一周的考察,不仅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而且搭建了桥梁、交上了朋友,为以后交流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2016年10月底,《中国武术研究报告》蓝皮书正式启动编写。承担蓝皮书研制任务的上海体院武术学院编写组专门走访了市太极拳协会,就“永康市太极拳公益培训千人计划”的实施及民间开展太极拳运动普及推广情况作了专门调研,将永康的做法与经验录入蓝皮书中。
2018年6月,《中国武术研究报告》蓝皮书正式出版。作为我国第一本武术研究蓝皮书,在我国武术理论研究与武术运动实践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初出茅庐的市太极拳协会有幸入选,一个县级的太极拳民间社团组织的一项活动被国家级的研究机构列为示范,这是唯一的,对于我市美誉度的提升、太极拳运动的推广与普及都带来良好的影响与推动作用。
动人故事一个接一个
通过三件事,协会攀上了高亲。彼此的感情日渐加深,相互的交往日益增多,协会的受益也愈来愈多。时间长了,我也就顺理成章地改称邱教授为大哥!此后,美丽动人的故事一个接一个发生。
‘“师徒’传经到神龙”。2020年7月31日,邱大哥带着其得意门生王震(上体院博导、中国武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跋山涉水7个多小时来到遂昌神龙谷,为市太极拳协会举办的培训班开课,传授八卦太极拳。
“永康又见高人来”。2020年10月31日,邱教授不顾左膝关节疼痛在夫人陪伴下来到永康,检查八卦太极拳的学习成果,手把手地纠错校正动作。他还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习练八卦太极拳,不能仅仅作为健身活动方式来认识,要把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来理解、来继承。希望大家带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崇敬的心情,学习她、研究她,通过她锻炼我们的身心。
“名誉主席我来当”。每年协会年会或太极拳公益培训成果展示会,邱大哥都拨冗出席,每次给大家鼓励有加、希望满满。在2016年12月25日举行的年会上,他欣然接受协会聘请,担任协会名誉主席,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乐做牵线搭桥人”。邱大哥不仅对协会的事有求必应、不遗余力,而且还动员身边的人一起为永康的太极拳运动普及、协会事业的发展助力。七年间,先后来永康讲学、培训、传技的上海方面的武术文化教育界人士有上体院武术学院党总支书记霍圣录、原院长戴国斌、副院长董文侠、博导王震,华东师大教授杨建营,上海太极拳文化研究学者张克强,上海著名篆刻家胡万宝,世界太极推手冠军徐亚奎等,还有一批又一批来永帮助太极拳培训及参加表演的上体院在校学生。
不仅教拳法还教做人
邱大哥不仅是武术教育名家,也是书法大家。他的书法犹如他的武功,纵伸横逸,笔势雄奇。尤其是那势若飞虹、荡气回肠的草书广受各界人士的喜爱。邱大哥还对武术与书法颇有研究,他来永出席《“墨韵太极”书画印作品展》期间还开设过专题讲座:《太极拳与书法的相通性探析》。
邱大哥认为,书法与太极皆为中华国粹。习练太极拳,是为身体健康;钟情书画印,可以陶怡性情。我们喜见太极之广场上“挥毫”,逸兴遄飞;书艺之宣纸上“打拳”,酣畅淋漓。一文一武,两相辉映。两者均源于华夏文明与艺术,又都是不可多得的长寿之道。愿两者在永康大地上珠联璧合、熠熠生辉。
虽然自己不懂书法,但也被邱大哥的启蒙所深深打动。听了讲座,越发觉得他的书法与众不同,看到他的行草就有开步运拳的冲动。
几次来永康,邱大哥都会带上文房四宝,走到哪里拳传到哪里、字写到哪里。有的拳友看他忙得很辛苦过意不去,想表达点意思送点什么,每次总被他婉拒。
然而,参加书法作品拍卖或义卖,邱大哥却是十分认真,看到有人出较高的价格,他就很开心。记得2017年协会年会上,他现场挥毫泼墨写了一幅作品,当场被一位拳友以6000元的价格拍走。2018年举行的“墨韵太极书画印作品展”,他还特地携带了潜心创作的10多幅作品参展,同时积极促成书法作品的拍卖活动。拍卖所得全部奉献给协会用于太极拳的公益推广活动。
内情人知道,在上体院有邱大哥的书画室,在武术博物馆有为邱大哥常年设立的个人书法作品展。上体院把他的作品当作学院礼物赠送贵宾。去年7月,浦东喜马拉雅美术馆还举办过他的书法作品展。
去年4月26日,本人修建的“崇鲁居”工程启动,建筑风格上保留原有的样式,制作工艺上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邱大哥知悉后十分赞赏,并表示竣工时一定过来看看。当得知我正在为大门两侧征集楹联时,他便欣然提笔写下好几副通过微信传给我。
邱大哥的这副热心肠、这份情谊,令人感动不已。
什么叫高风亮节、怀瑾握瑜,什么叫大爱无疆、上善若水,在邱大哥身上真正感悟到了。他教给大家的不仅仅是拳法、书法,还有如何做人的道理。至今,在我微信里保存着邱大哥五年前发给我的一则短信:真正的朋友,不是拥有多少金钱,也不在乎地位高底、距离近远,而是心灵相通一生的守候。因为他们懂得彼此珍惜,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只要拥有这些就是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