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延长产业链
打造糖业循环经济基地
![]() |
招商引资延长产业链
打造糖业循环经济基地
D
代表委员风采
“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不单单工业经济要复苏,更要唤醒村集体经济。如何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是我撰写今年议案的核心。”1月13日,记者联系上石柱镇石柱村党支部书记应琼玦时,她正信心满满地完善自己的议案。
石柱镇土壤条件优越,日照强,沙土型土质为甘蔗种植提供了优越的锁水和省水条件。据统计,该镇甘蔗种植面积约1000亩。在应琼玦看来,石柱镇可以石柱村为中心,打造糖业循环经济基地。
去年11月,石柱镇在该镇数智农耕文创园暨百镇共建共富基地顺利举办第二届云上甘蔗丰收节暨第三届民族文化艺术节,宣传推广石柱甘蔗和红糖文化。那几天,日均客流量达到了3万人次,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消费。
通过前期了解,应琼玦发现,蔗渣除了作为有机肥外,还能制成可降解餐饮具。这意味着,石柱镇可以通过招商引资,以“村集体+企业”合资的模式,共同经营这个“变废为宝”的新产业,最终形成初级甘蔗、二级红糖、三级红糖馒头等再加工农产品的三级产业,并将本地糖企榨糖产生的大量蔗渣进行再利用,实现农产品价值最大化。
“把当地重点村集体产业‘链’起来,将群众心声和政府决策‘连’起来,人大代表在其中不仅是‘润滑剂’,更是‘催化剂’。”应琼玦说,待时机成熟,石柱镇还可以与百镇共建单位——武义县大溪口乡深度合作,延伸水果玉米、黑花生、黑木耳等优质农产品产业链。
此外,应琼玦尤其关注镇、村级项目审批工作。她说,涉及项目资金的审批,往往需要镇、村提供相应的设计图纸、方案、规划书等,而一些集体经济薄弱的行政村常常有好的硬件条件及项目,却被资金、烦琐的流程拒之门外。为此,她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简化镇、村级项目建设的审批流程,对“穷孩子”的“好项目”开辟绿色通道。
融媒记者 程明星
市人大代表 应琼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