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幸福,叫喜见阳光花朵笑脸
市阳光爱心义工协会13年“陪伴”出60名大学生
![]() |
有一种幸福,叫喜见阳光花朵笑脸
市阳光爱心义工协会13年“陪伴”出60名大学生
X
新春走基层
有一种幸福,叫喜见阳光花朵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有一种满足,叫阳光花朵与志愿者多年未见依然亲切。1月10日,市阳光爱心义工协会兵分五路,为2022年考上大学的13名阳光花朵分别送去2400元公益奖学金。
据悉,这是该协会第二年开展的送公益奖学金活动。今年的公益奖学金来自浙江阳光向善公益基金会的爱心捐赠,旨在鼓励阳光花朵未来继续披荆斩棘、向上成长、向阳而生。
“协会的陪伴
让我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当日,记者跟随其中一组小分队首站来到西溪镇寺口村,没想到一到村口,就见证了一场惊喜的重逢。
“哇,当年的小朋友都长大了,我都快认不出来是你们了。”市阳光爱心义工协会志愿者陈芳一下车,就与一对孪生兄妹拥抱在了一起。这对孪生兄妹就是该协会的阳光花朵小钰和小锦。尽管陈芳戴着口罩,但他们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他们小时候的陪伴志愿者芳姐。
小钰和小锦是协会从2010年开始陪伴的阳光花朵。他们的父母都是残障人士,父亲视力不好,只能在家,母亲在福利厂上班,家里还有年迈的奶奶需要照顾。去年,兄妹俩分别考上了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当日,陈芳、蔡美琪等志愿者除了给他们送去奖学金,还带去了一份惊喜的礼物——陪伴成长相册。在阳光花朵家的小院子,小钰、小锦一家人和志愿者围坐一起,一边翻相册,一边回忆阳光花朵在市阳光爱心义工协会陪伴下成长的点点滴滴。
“我记得小的时候,协会为我们对接了城里的培训机构,上小升初的学科培训。芳姐专门陪伴了我们一个星期,每天带我们去吃早餐,放学后还接我们到你家里一起做饭吃呢。”小锦笑呵呵地说。
“今天看到这么多熟悉的志愿者到来,真的很惊喜。小时候的我挺内向,但协会的陪伴让我见到了很多不一样的风景,也让我变得更加开朗,成为了我自己喜欢、想成为的大人。”小钰说。
“希望能将协会传递给我的爱与温暖传递下去”
第二站,志愿者们来到了石柱镇新店村的小娅家。小娅是市阳光爱心义工协会自2011年开始陪伴的阳光花朵,父亲身体不大好,在家务农,母亲患智力残疾,奶奶腿脚不便且患阿尔兹海默病。去年,就读于永康一中的小娅以60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湖州师范学院,学的是思想政治专业。
“我们算是‘两老友’相见了啊。”见到小娅的父亲李传友,志愿者徐友就打趣道,彼此间丝毫没有一点陌生感。
2013年,市阳光爱心义工协会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启动了“阳光爱心农场”公益项目,以爱心人士认购阳光花朵家庭的田地或农作物的方式,帮助阳光花朵家庭增加收入,首位列入该项目帮扶计划的就是小娅家。项目启动后,李传友就把自家闲置的田地都利用了起来,为认购者种植了黑花生、紫土豆、玉米、西瓜等。徐友是该协会的老志愿者,经常参与该项目的爱心认购和采摘,同时还兼职搬运工,帮助李传友将认购的农作物送到城区。
“真的很感谢你们,这么多年一直关心小娅,让她考上这么好的大学。”见到来的志愿者都是熟悉面孔,年近七旬的李传友充满了感恩。在他看来,小娅的懂事离不开市阳光爱心义工协会的帮扶。
“我真的很幸运,从小就有协会的陪伴赋能,为我种下一颗阳光向上的种子,让我努力地变成更好的自己。现在我已经长大,希望能将协会传递给我的爱与温暖传递下去,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翻阅着送给自己的相册,小娅也充满了感恩。今年寒假一放假,她就主动报名当起了该协会的志愿者,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到同为阳光花朵的弟弟妹妹们。
记者了解到,当日参与送奖学金的志愿者中不少是市阳光爱心义工协会的老志愿者。一天走访下来,他们不仅看到了阳光花朵的成长蜕变,更见证了公益“陪伴的力量”。该协会13年来帮扶的阳光花朵中,已经“陪伴”出了60名大学生,其中在读博士生1名、本科生19名、专科生40名。
融媒记者 徐敏
大家一起翻看陪伴成长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