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渐成餐桌“新宠”
“小白”也能变大厨 热一下就能吃
![]() |
![]() |
![]() |
![]() |
预制菜渐成餐桌“新宠”
“小白”也能变大厨 热一下就能吃
你见过5分钟就能出锅的胡椒猪肚鸡、10分钟就能上桌的番茄牛腩、20分钟就能大快朵颐的剁椒鱼头吗?近年来,在快节奏生活和“懒人经济”的趋势下,各类预制菜层出不穷,成了餐饮消费的“新宠”。预制菜顾名思义就是将食材进行预加工、添加辅料制成的半成品或成品,消费者通过加热或者简单的二次加工即可食用。那么,预制菜在我市销量如何?日前,记者走访了多家商超和餐饮店,一探究竟。
预制菜登上家庭餐桌
随着消费习惯的不断改变,在新零售、冷链物流等推动下,预制菜逐渐向家庭端渗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家庭餐桌上,成为我市餐饮消费市场上的一股新兴力量。
近日,记者走访永辉超市发现,琳琅满目的预制菜被摆放在冷冻冰柜里供消费者挑选。既有卤香干炒肉、蒜香排骨等这类备受喜爱的传统菜式,也有麻辣小龙虾、香辣牛肉等重口味爱好者的心头好,还能找到像佛跳墙、风味烤鱼这类硬菜,且保质期一般在几个月到一年之间,目前部分菜品还有特价促销活动。
记者随机购买了几样预制菜尝鲜,打开外包装后,将预制菜放进蒸箱蒸20分钟,加热后的预制菜吃起来味道不赖,尤其是青花椒烤鱼,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口味不输餐饮店。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加热即熟型预制菜外,大润发超市还开辟了自制预制菜专区,推出鲜切净菜,需要消费者自行烹饪。就拿一款销量最好的杭椒牛柳来说,牛肉、青椒、红椒、洋葱、胡萝卜等主料配料一应俱全,300克的分量适合1人至2人食用,26.8元的定价也在消费者可接受范围内。“我们的自制预制菜共有20多种品项,按照荤素,价格在10元至30元之间。”营业员小孙告诉记者,这并不是大润发超市第一次推出自制预制菜,早在之前就曾经试水但效果不佳,今年重新开辟专区,销势明显趋旺。
“每次逛超市,我都会买上几盒预制菜,因为免去了洗菜、切菜这些备菜环节,对我们上班族来说能节省下很多时间。”在市民吕敏看来,预制菜的普及为他的餐桌带来了不同种类的菜式,烹制时间也大大缩短,提高了用餐体验。
此外,社区团购平台上也频频可见各类预制菜的身影,免洗免切的黑椒牛柳、加热即食的牛肉芝士比萨、可清蒸可红烧的狮子头……从主食到轻食,从西餐到中餐,种类丰富。“社区团购往往更加经济实惠,不到10元就能买到一袋佛跳墙半成品。我们小区每天都有邻居团购预制菜,有的还是忠实老客户,一个星期能买三四次,我们店里的冰箱经常塞得满满的。”城南路一家社区团购站负责人说。
预制菜助力餐饮业降本增效
随着餐饮趋势的变化,在餐饮连锁化、降本增效诉求等因素作用下,预制菜在餐饮店得到广泛应用。我市一名资深餐饮从业者姚先生透露,预制菜早已有之,只是近几年发展迅速,如今预制菜已成为不少餐饮外卖和堂食中的“常客”。一些大型连锁餐饮店设有自己供货的中央厨房,由中央厨房制作好统一标准的预制菜派送到各个门店,再由厨房二次加工后端上消费者的餐桌。这样一来,既保证了菜肴口味的一致性,又简化了烦琐的配菜步骤,节约了不少人工成本,压缩了出餐时间。
也有一些人认为,现炒带来的“锅气”是预制菜无法还原的,并且过于标准化的预制菜很难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口味追求。“我们也不是没有尝试过使用预制菜,就拿我市的传统菜品梅干菜扣肉馒头来说,市面上的半成品口味都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标准,这些预制菜所用的梅干菜不够正宗,不符合永康人的喜好。”我市一家本土菜餐馆负责人说。
但不可否认的是,预制菜正凭借着高效便捷的优势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餐饮业中,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传统餐饮店应对线下餐饮业态的困局。
预制菜中的
“永康味道”
打开“紫微酒店集团”微信公众号下单预制菜,撕开包装,直接下锅,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就能陆续登上餐桌。除了包子、馒头这些招牌面点,消费者还能吃到正宗的“永康味道”。姜香鸭以五指岩生姜和鸭肉为主料,生姜去腥提味,味道浓郁可口;永康麻糍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光滑细腻、软糯Q弹;梅干菜扣肉选用的是永康本地梅干菜,加热后的成品色泽油亮、鲜香美味……
擀皮、称重、包馅、捏褶……早在几年前,品丽州美食就以永康风味小吃肉麦饼为基础,面向大众消费、商务礼赠的需求打造预制菜,推出了礼盒装肉麦饼,消费者买回家加热一下就能品尝到和堂食一样的地道美味,颇受市民青睐。“有些学生在外地上学,想吃肉麦饼但又买不到,家长就会来我们店买一两盒寄过去,热一热,还是那个味儿。”品丽州美食香格里拉旗舰店营业员小洪介绍。
不难发现,我市越来越多的酒店、餐饮店在预制菜这一潜力市场中开发出更多盈利业态,使用本土的农副产品作为原料,保留本土的烹饪习惯,把代代相传的传统美食打造成预制菜,最大程度保持其原有风味,充分满足消费者的“永康胃”,同时也为餐饮营收助力,是一种餐饮模式的全新尝试。
J
记者手记
让更多“永康味道”搭上预制菜“快车”
近日,由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餐饮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起草的《长三角预制菜点质量及服务评价规范》发布,加强了行业规范,助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引导预制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民以食为天。预制菜的出现,让消费者实现了“懒”与“馋”的平衡、“口味”与“效率”的平衡,满足了家庭端与餐饮端高效便捷的共同需求。毋庸置疑,预制菜正驶入发展“快车道”,可以说是前景广阔、未来可期。但是我们回归消费本质后发现,预制菜一方面是方便快捷、口味一致的优势,另一方面是流水线缺少“灵魂”的制作方式,尽管市场在不断打开,可综合来看,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程度尚在初级阶段,口碑也是两极分化。如何在预制菜这个想象无限的赛道里真正圈住消费者的心、让市场买单,或许还得靠产品实力和创新能力说话。我们也期待更多传统的“永康味道”搭上预制菜的“快车”,焕发出新活力。
融媒见习记者 张曼欣
①
②
③
④
①店员上架预制菜
②顾客正在挑选预制菜
③店员打包预制菜礼盒
④加热后色香味俱全的预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