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文化·五峰

欲把草木换春秋

  欲把草木换春秋

  □应春柳

  武义寿仙谷在仙霞岭与括苍山脉的交汇处,远看重峦叠嶂、雨雾缭绕、谷中树木葳蕤;近有岩泉潺潺、芳草清香、芝兰满目,宛如世外桃源。先是人,再是道,后是仙的叶法善(字道元,616年-720年,今丽水市松阳县人。高宗时被召入宫为皇家问道治病50年,无疾而终,享年105岁)来此,曾作诗曰:“天高重九霄,地美寿仙谷;山清水又秀,芝斛称魁首。”

  白娘子与法海斗,与虾兵蟹将斗,历尽千辛万苦盗得仙草——灵芝,只为夫君得以续命。那白娘子是仙,她知道雨水充沛、翠竹环绕的深山老林中,有得天地之精髓,雨露之精华的灵芝,必定自带灵性,自得春秋。

  巧的是,从他们李家曾祖父李志尚,到祖父李金祖、再到父亲李海鸿,十里八乡的人都要在他们的名字后加上一个“仙”:志尚仙、金祖仙、海鸿仙。此仙非彼仙,只不过李家人深谙“道法自然”乃万物之根本,否则,不会将南极仙翁故里和叶法善修炼成仙的地方——寿仙谷,给他们的产品冠以名之。

  聊天时,李家的小儿子伸出两只手掌,屈其一指,告诉我们,他有九个兄弟姐妹。大家为之惊呼,那都存活吗?他把胸脯一挺,脖子一仰,自豪地说,都活得好好的!众人再次瞠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九个都得以茁壮成长,实属不易啊。后来再得知,他们先祖从江西建昌府南丰县逃荒迁徙到浙江武义来,一路靠给人看病行善才没有饿死。也正是他们李家懂得养生之道、为人之道,在上个世纪物资匮乏、医疗条件差的生存环境下,九个孩子居然都能够茁壮成长的秘籍。

  今天,我在寿仙谷药业生态园看到铁皮石斛翠绿欲滴,西红花绽放,田里稻穗沉沉;我听到灵芝孢子弹射的声响,鸡鸭欢愉地鸣叫;我还知道从长在原木和木屑里的灵芝、香菇,到石斛,从田里的稻谷,到杭白菊、西红花……如此往返循环。互生共养的生态链,地里长出来的生命在这里自由地呼吸,那应该是小鸡破壳而出的拼搏,花瓣撑破花苞的努力,根系穿透泥土的力量。

  沉浮在水中的石斛花,它们自然、舒展,轻抿一口,清香;一杯透绿的石斛汁,呷一口,绵柔;色若咖啡的灵芝破壁孢子粉,味苦,缓缓入腹,安然……它们以分子、量子的方式进入体内,给人体带来勃勃生机。

  《黄帝内经·素问篇》中假托黄帝和神医岐伯之口,论述古人和今人养生理念之不同,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古之人“百岁而动作不衰”,今之人“半百而衰也”。国药有机、清补养生的理念,与古人所说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树”顺从自然规律生活不谋而合。健康才能快乐、延年才能益寿,这是人们亘古不变的向往。

  如今的寿仙谷,又因有了寿仙谷药业的蓬勃发展,农业农村部首个“铁皮石斛地理保护标志”花落武义。想必,“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大抵就是如此吧。


永康日报 文化·五峰 00005 欲把草木换春秋 2023-01-06 永康日报2023-01-0600006;永康日报2023-01-0600008 2 2023年01月06日 星期五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