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文化·五峰

记忆里的小点心

  记忆里的小点心

  □金慧敏

  快放寒假了,在脑袋里搜罗了一遍儿子喜欢吃的东西,想起和他去吃鱼时,他常点的小酥肉,让我想起童年时代吃到过的一款美食。

  我的童年时代,物资匮乏,孩子们能盼到吃好吃的日子除了过年,还有走亲访友,或是邻里谁家办喜事的时候。所以,那时的小孩子与现在的孩子不同的是,基本不拒绝跟着大人走亲戚,谁家有喜事办酒席,要是跟着沾亲带故的,都要去凑个份子热闹一下。大人去吃酒席时,一个大人会带一个小孩子,意为好事成双。但能跟着父母去吃席的时间就那么几年,太小吃不了什么,大人心里大概也有个算计,半大个孩子就不好意思带了,一般会挑个不大不小的孩子同往。

  我对于幼时跟着吃酒席的记忆已大多无存,或者是我的确没怎么去吃过酒席,但有一户人家办酒席时我却有深刻的印象,或者说是对于酒席上的一款美食记忆深刻。那户人家办酒席的缘由是新屋落成,母亲平时跟女主人关系亲近,办酒席时被叫去帮忙,我们一帮孩子就在办酒席的人家玩耍。

  伙房里,男人女人忙得热火朝天,女主人端出一盘小点心招待我们这些小鬼。那是一盘油炸的面食类的东西,有点像肯德基里的鸡米花,一颗颗的,似乎还加了红色素,看起来感觉像是红果子,那红又不是沉甸甸的红,却有一点轻盈盈的意思。后来,我想那时觉得的轻盈应该是里面的肥肉的关系。拈起一颗,显然是刚出油锅的,外面是酥酥的,轻轻咬开,美味瞬间在口腔里爆炸,有点晕了、醉了。酥脆的外皮,里面包裹着的是白色油脂般的东西,有肉的荤香,有清甜的味道,有入口即化的口感,实在不知道如何去形容它带来的那种惊艳。

  我不知道人间竟有如此美味的东西。尽管第一次吃到泡芙和酒心巧克力时,也曾让我惊艳过,但相比起来,远不如那次吃的那个小点心那么让人欢喜得想哭。色、香、味、口感,无一能让人挑剔。直到如今,我都觉得那可以算是我对美食的极限体验。我沉浸在美食的美好体验中,醒转来,想再吃一颗时,盘中已然空空如也。一小盘点心对于一群馋舌的孩子来说,一丝毛毛雨都不算。看着空空的盘子,我心里难过极了。席间,我也只惦念着那道菜。上菜时,我做好了准备,但也只抢到两颗。

  我想里面包裹着的应该是一小颗肥肉,那肥肉是炖得肥烂的,所以裹在面糊里炸好后才会有入口即化的口感。那时的我不知道肉跟糖是可以搭配的,第一次吃到口感是甜的肉。后来吃到甜肉馅的酥饼,感觉也不错,再后来在北京吃烤鸭时,把鸭皮蘸着白糖吃,果然也是别有风味,还在别人的文章里看到,把肥肉熬成油渣后,拌白糖吃也有众多拥趸。

  尽管经历限制了想象力,我却再没吃到过那种心心念念的小点心。时光渐渐远去,不管是后来吃到朋友从法国带回的酒心巧克力,还是跟朋友一起吃炸冰激凌或其他任何挂面糊炸出来的美食都没有吃出那盘小点心的惊艳。

  我问过母亲多次,母亲竟是毫无印象,不知道我所指何物,搞得我好像是梦里去吃了一次酒席。后来跟朋友在一家饭店里吃到一种糖醋美食,面糊里裹的也是肥肉,我才知道原来真有裹肥肉炸的,但跟我记忆里的小点心不能算同款,只能算是同系。外面裹着的汁是糖醋汁,但里面的肉不甜,而且是货真价实的肥肉,并不是那种入口即化的更接近于油脂的肥肉。因为裹了汁,皮也就不再那么酥脆,所以吃起来还不是童年里的那种美味。

  我曾经想过自己试着做,但对于自己的厨艺并不是太有信心,怕做失败了,打破了记忆中的那点美好,想想还不如留着。

  如今,饭店里的小酥肉,儿子觉得也好吃。我心想,你是没吃过乡下的酒席,没吃过那个真正好吃的小点心啊。


永康日报 文化·五峰 00007 记忆里的小点心 2022-12-19 永康日报2022-12-1900013;永康日报2022-12-1900014 2 2022年12月19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