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经济开发区

干一行 爱一行 专一行 精一行

方家军: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

  干一行 爱一行 专一行 精一行

  方家军: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

  人物名片

  方家军,1985年出生,安徽黄山人,现为正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阳公司”)内销综合管理部装三车间线长。2017年市第七届“百工之星”技能大比武中获电动工具装配第一名,获评钳工二级技师;2021年荣获正阳文化节“装机”项目三等奖;2022年荣获经济开发区“庆‘七一’电动工具装配技能竞赛”三等奖。

  K

  开发区工匠风采录

  从没有门槛的包装工成长为装配技能满级的车间线长,这是方家军扎根正阳公司十余年取得的成果。他的成长历程是其工作理念的生动实践: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技能提升需要时间沉淀。只有经历那段向下扎根的时光,才能吸收足够养分向上生长,最终冲破土壤迎来光明。” 方家军说。

  专心扎根岗位

  扎实功底铺就晋升路

  12月7日,在正阳公司车间,方家军站在工作台前,手指快速飞舞,经过给定子引线夹扣、转子和定子装入机壳、插线、安装碳刷、布线等十几道工序后,将数十个零散配件组装成一把完整的K225-10A型号的电钻,用时仅5分30秒。“天气暖和点,我能再快半分钟。”方家军笑道。

  掌握如此纯熟的装配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刚开始,方家军从事的岗位只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包装工。“2007年,刚入职正阳公司的时候,看着身边一些人好高骛远而频繁换工作,我也曾对未来迷茫。不过对于我们学历不高的人来说,拥有出众的技能是得以在企业立足的绝佳途径。我就决定,耐下性子,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提升自己。”方家军秉持这种扎根的心态,经过4年的努力,实现从擦机器的包装工到装配工、再到需要扎实技术功底的机修工的晋升。

  据方家军回忆,刚开始从事机修工岗位的三年是他成长最快的一段时间。机修工要做的就是查出问题源头,找出解决办法,这对技术功底要求很高,得靠熟能生巧。他一遍又一遍熟记整台机器的所有零部件,同时磨炼组装能力,重复无数次后才终于能在机器出问题的时候精准找出问题所在,并对症下药。

  扎实的技术功底,让现在身为“专三”车间线长的方家军受用不已。去年6月,生产线上的主检员检验发现,正在生产的一款定圆锯运转时伴随着一丝噪声,影响整体产品合格率。在接到通知后,方家军通过拆产品、反复调试,最终发现是机壳和头壳组建连接处的3个螺丝拧得过紧所致。通过及时改善,他为公司减少了一笔损失。

  争分夺秒练速度

  以技能突出重围

  作为我市电动工具的领军企业之一,正阳公司人才济济,寂寂无闻的方家军靠着硬核的装配技能在多次装配技能赛中崭露头角,成为众人眼中的优秀员工、先进工作者。

  以一天工作8小时计算,在常态化的装配线上,方家军每天能装配200台电钻,而全手工组装的话,方家军每10分钟便可组装1台。在这种高强度工作状态下,他依然能保证高达96%的装配合格率。当然,练好技术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平时一遍又一遍下苦功练习,更重要的是以争分夺秒的心态去观察、思考、实践。

  在正阳公司的每一条生产线上,不同工序都配有相应的装配作业指导书,上面标注了工部内容等。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方家军会花时间认真研究,把所有指导书上的内容弄懂吃透。

  调整零部件的摆放也是方家军提升装配速度的一个妙招。在一次次的装配中,方家军发现如果零部件的位置摆放得当就会方便拿取,操作顺畅,因此他留心观察,细心记录不同零部件在不同位置下的装配效率,在一遍遍调整尝试后找到最佳的位置布局。

  在方家军看来,浪费的每一分钟时间甚至是每一秒钟时间都像是进眼的沙子一样不容忽视。“如果同时操作两台气压机,在按下一台的开关压铸配件的几秒间隙,我不会等待,而是无缝操作下一台机器,这样能将工作效率最大化。”方家军说。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方家军从一个技能“小白”成长为装配钳工高级技师,并将自身经验传授给车间员工,共同提高了公司生产效率。

  融媒记者 程明星

  融媒见习记者 郑旭华

  聚精会神装配电钻


永康日报 经济开发区 00007 方家军: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 2022-12-09 永康日报2022-12-0900009;永康日报2022-12-0900011;永康日报2022-12-0900012;永康日报2022-12-0900013;永康日报2022-12-0900014;永康日报2022-12-0900010;7760713;永康日报2022-12-0900015 2 2022年12月09日 星期五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