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管家”助企数字赋能降本增效
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稳步推进轻量级数字化改造工作
![]() |
![]() |
“云管家”助企数字赋能降本增效
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稳步推进轻量级数字化改造工作
中小企业是庞大的具有活力的企业群体,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面对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缺资金不愿改”“缺人才不会改”“缺样本不敢改”成为许多企业在摸索阶段的阻碍。
为了破解中小企业“智改”难题,我市启动电动(园林)工具行业轻量级数字化改造试点工作,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将其作为推动企业稳进提质、降本增效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前期摸排筛选意向企业、组织培训、实地学习等,为企业与市经信局、第三方技术公司牵线搭桥,帮助企业迈向订单交期可控、采购精准到货、基于数据决策、生产过程透明、质量全过程追溯的数字化发展愿景。
东立公司电机车间,墙上显示屏实时更新业务数据
树立数字化
改造标杆
通过自动触发首检、成品检验等手段提高质量检验的执行率达90%以上;打通销售生产仓库多部门的信息壁垒,实现多部门协调关联,全方位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产品合格率从93%提高到95%;通过采购协同下达采购单,供应商系统确认,送货前提前在系统创建送货单,采购员提前跟踪,采购到货及时率提高到98%……在11月24日的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工业大会暨商会年会上,浙江省永康市金都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都公司”)带来了“轻量化改造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的经验分享。
据介绍,通过轻量级数字化改造,该公司实现产品生产排产、信息上传下达、生产过程监控、质量在线监测等智能化生产,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整合优化和提高,大幅改善劳动条件,减少车间人工干预,提高生产过程可控性,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金都公司是我市电动(园林)工具行业轻量级数字化改造工作的首批试点企业之一。在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同为首批试点的还有浙江东立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立公司”)和永康市川木电器有限公司。据悉,改造后的首批试点企业平均库存积压减少30%,订单按期交付率提高20%以上,物料齐套率提高30%以上,企业库存成本下降30%。
今年4月,在总结第一批试点改造成效的基础上,我市举办轻量级数字化改造第二批试点政策宣讲会。随后,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开展动员培训,集中观摩东立公司等第一批试点企业改造成果,并邀请市经信局、第三方技术公司前往摸排出的意向企业指导评估,帮助企业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为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今年,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共有10家企业完成轻量级数字化改造。下一步,该区将继续组织集中学习、集中分析活动,开展方案计划制定、试点企业培训、样本提炼、仿照样本复制推广、成果宣传等工作,加快推进辖区内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数字化改革打通业务“堵点”
12月5日,东立公司生产车间里,机械手按照设定好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运行,墙上显示屏实时更新业务数据,让管理人员对生产各环节的情况一目了然。
作为电动工具行业首批实施轻量级数字化改造的企业之一,东立公司为自己请来了一名“云管家”,在ERP系统基础上,重点搭建了车间的生产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模块,构建了从计划到车间生产的业务闭环,提升了计划与生产环节的连接紧密度,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透明化管控,提高了计划执行效率,完善了生产异常应对机制;构建了整体质量追溯闭环,实现了各环节质量过程管控,质量过程数据一键查询分析,提升了质量任务执行效率20%以上,质量合格率提高2%。
“我们企业部门多、人员多、车间多、产线多,虽有ERP在使用,但部分环节的管理手段仍有缺失,如何协调各部门资源,打通部门间的沟通壁垒,提高管理效率是我们管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东立公司董事长助理李峻说,通过轻量级数字化改造,企业每一名管理人员都可以掌握产品在每道工序的产出数量和完工时间,了解生产流速、在制品积压、生产瓶颈和劳动效率情况,帮助企业打通之前的一些堵点。
据介绍,东立公司轻量级数字化改造全面完成后,工时统计周期预计从 6天缩短到1天,工时差错率预计从大于10%降到1%以内,各环节的工时统计审核工作量预计下降90%,产线产能绩效预计提升10%。此外,该公司实现客户销售订单排产、订单下发、物料采购进度、生产进度、成品入库和发货物流、客户回款的全流程可视化管理,通过建立制造运营管理自上而下的指标体系,运用各种常见的可视化组件,帮助企业实现企业级、职能部门、车间级的可视化报表运营管理,有效辅助管理者实现快速决策和管理。
“数字化改革,势必会成为我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不可缺少的支撑手段。”李峻说,未来,该公司将引入轻量化MES系统,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能力,实现精益生产、精细管理。
“快”“精”“准”推动企业高效简洁管理
在一楼仓库,内销电机成品库驾驶舱、原材料库驾驶舱(如下图)显示着成品、原材料库存情况和出库任务等信息;在三楼车间,有生产驾驶舱显示着产能、报工、订单进度和车间收发料情况;在五楼的办公区,采购驾驶舱里的信息还在等待录入中……永康黑马机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黑马公司”)里,轻量级数字化应用随处可见,一个“云管家”覆盖采购、生产、模具、品控、销售等全过程,挖掘数据潜力,助力企业实现流程的优化和再造。
“我们现在上线的时间还短,很多应用项目还在调试中,我理想的使用情况还不能很好地呈现出来。”黑马公司董事长毛宗科说,他对轻量级数字化改造有着很高的期待。
据介绍,早在10年前,黑马公司就已经开始探索数字化管理路径。一开始,该公司使用的是“管家婆”系统,但由于功能相对简单,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五年前,“用友”系统成为黑马公司新的选择,更完善的功能助力企业实现从以流程驱动为核心的规范管理,到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智慧管理。今年,在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组织的学习培训会中,毛宗科了解到我市的轻量级数字化改造项目,并参观了第一批试点企业,呈现出来的成果让他对企业的数字化发展有了更多的想法。
“仓库以前都是人工录入,要查也只能去电脑上查,而且一旦换个仓管员,会因为不熟悉而降低工作效率。”毛宗科说,目前该公司正在调试,就是要突出“快”“精”“准”,引入条形码管理,实现原材料的快速自动录入,并确保先录先出,节省人工录入时间,避免错录漏录的情况,实现对采购到货的精准管控,减少不合理的资金占用;细分模块,打通生产和销售之间信息传递渠道,让销售端能精确掌握指定产品的生产进度,以便更好地与客户沟通;提高模具管理的准确性,对模具的使用、损耗、位置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
与此同时,该公司希望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库存半成品和成品的精细化管理,以便更科学合理地调整经营策略和生产计划,减少库存资金占用,提高周转率,切实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未来,黑马公司将继续完善轻量级数字化改造项目,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细分并深耕个性化应用模块,以高效、精准、简洁的企业管理实现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
融媒记者 何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