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文化·西津

抱团驻村创作 振兴乡村文化

我市作家“文章写在大地上”结硕果

  抱团驻村创作 振兴乡村文化

  我市作家“文章写在大地上”结硕果

  近日,由市文联、市作家协会选编的《文章写在大地上——永康市驻村作家诗文选》整理成册,该书共收录了36位驻村作家的168篇(首)诗文,这是我市作家驻村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文章写在大地上》由三个篇章构成,分别是驻村作家在前仓镇、西溪镇、石柱镇创作出的诗文作品。驻村作家深入乡村,以驻村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作为素材,用质朴的语言、独特的角度,写下一篇篇生动的诗文,展示了我市乡镇的崭新面貌,具有强烈的乡村气息和蓬勃的生命力。

  为不断延伸文化触角,夯实新时代文化高地,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2021年1月31日,陈亮研究会“艺山义田”人文实践暨作家驻村启动仪式在前仓镇大陈村举行。我市40多位作家、学者共同见证陈亮研究会“艺山义田”人文实践基地、市作协驻村作家俱乐部等的授牌仪式,并参加了“推行作家驻村制度,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座谈会。

  据悉,“艺山义田”是艺术的山,道义的田,即在人文实践中,恪守陈亮“经世致用,义利并举”的事功学说,发挥作家的文化优势,为村落文化发展赋能。“把文章写在大地上”,是作家集群构建、抱团驻村,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举措。驻村作家用笔挖掘独具魅力的故事,寻找乡村中的诗情画意,赋予乡村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将其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活力。据了解,这场人文实践在全国当属首创,随后金华市作协还推广了这一做法。

  作家驻村活动第二站是西溪镇。2021年6月23日,20多位作家进驻西溪镇棠溪村、桐塘村等多个村,领略山乡风情,体验百姓生活,充分挖掘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创作出一批富有地方特色、散发泥土芳香的文学精品。同年9月4日,驻村作家们还一起走进了石柱镇及飞鹅山石榴籽多民族社区,以文字力量助力民族大团结,打造文化共同富裕示范区,留下了许多精彩篇章。

  这些有时代温度的精品力作,是作家真正沉入生活深处,扎根新时代乡村的成果。“作家不应仅仅把文章写在纸上,不应仅仅停留在写文章上,而是要想方设法把文章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转变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力量,转变为乡村、乡民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章锦水在该书前言中如是说。

  《文章写在大地上》充分展现了当下新时代农村的人文风采。诗文鲜活生动,很接地气,字里行间处处彰显着文明和谐的乡村氛围。驻村作家通过地域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诗文创作,展现我市乡村振兴的成果,赞美乡村的文明建设。其中,有的诗文已在地市级、省级、国家级报刊公开发表。这是“艺山义田”人文实践的有益尝试,也是我市乡村文化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有效成果。

  现在,驻村作家已逐渐进入个体活动阶段,常常可以见到他们走村穿巷的身影,听闻他们以文赋能的帮扶故事。作家们实地体验我市生态人文之美、乡村振兴发展硕果,用心用力用情描绘我市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市会涌现出更多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融媒记者 王佳涵


永康日报 文化·西津 00005 抱团驻村创作 振兴乡村文化 2022-10-21 永康日报2022-10-2100007;永康日报2022-10-2100008 2 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