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产生美
保持“一米线” 文明又健康
距离产生美
保持“一米线” 文明又健康
真诚:
“一米线”的使用,已成为很普遍的事情。我注意到,有的地方对“一米线”的诠释十分新颖别致。
主持人:
他们是怎么表达的?
真诚:
如“爱的方式不一定零距离,爱你的心一定是零距离”“一米之外,诠释真爱”。不过,我也看到,随着疫情形势的起伏不定,有些暂时是低风险地区,人们在出行、购物消费等场所对“一米线”的提示似乎不太注意。
主持人:
对“一米线”的形同虚设需要高度重视。
真诚:
是的。“请保持一米安全距离候诊”“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打开健康码”“请在一米线以外等待”……走在医院、商场、银行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均可看到“一米线”标识,提醒人们主动保持安全距离,彰显文明素质。
主持人:
是的。严格按照“一米线”排队,既是保护自己,也是对他人健康负责。
真诚:
不过,令人尴尬的是,很多时候,这样的“一米线”丝毫阻挡不住一些人一往无前的脚步,即使没有很多人排队,他们也几乎不看“一米线”,而是使劲地贴在别人的身后。
主持人:
我们要增强安全健康意识,除了要规范佩戴口罩外,在公共场所要有序排队,自觉遵守“一米线”。
真诚:
这些年来,我在不少地方没少和某些人着急。每当我提醒那些企图逾越“一米线”的人注意时,对方大多显得不高兴,认为我小题大做。
主持人:
我们要倡导公众自我约束,自觉遵守“一米线”,对不遵守者说不,让这条有形的“一米线”真正成为守护健康、文明的生命线。
真诚:
是的。说话、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病毒会随飞沫飘浮在空气中。如果两人距离保持在一米以上,吸入他人飞沫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主持人:
在疫情形势仍然严峻的状态下,保持“一米线”,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避免交叉感染某些流行疾病的一种有力手段。
真诚:
建议大家从自身做起,遵守秩序,用实际行动守护”一米线“,彰显自己的文明风采和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
主持人:
距离产生美。虽然我们彼此站得远了些,却能让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