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文化·西津

耄耋老人历时4年整理

《五峰书院志》又出新版

  耄耋老人历时4年整理

  《五峰书院志》又出新版

  提起五峰书院,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这座位于方岩镇寿山的古老书院,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文化圣地。清人程尚斐在《五峰书院志》弁言中写道:“永康之有五峰,犹南康之有白鹿也。”南宋时,陈亮、吕祖谦、叶适、朱熹等学者在这里先后论述永康学派、金华学派、永嘉学派、朱子之学。朱熹来此拜访陈亮时,不仅留下了“兜率台”刻字,还打算在此建立精舍。明代时,应典、程文德等士人在此宣讲阳明心学,先后建立丽泽祠、五峰书院,阳明心学在永康得到广泛传播,前来跟随学习者越来越多,寿山内一座难求。1901年,光绪下诏废除书院制度,书院渐入低谷。此后百年间,五峰书院又发生了什么?或许你可以从今年出版的《五峰书院志》中找到答案。

  据了解,新版《五峰书院志》由我市退休教师程朱昌历时4年整理而成。新书以清代永康县学庠生程尚斐纂辑的《五峰书院志》(乾隆四十六年刻本)为底本,保留了底本八卷(名胜、传略、艺文、杂记、赋、诗、建置)的全部内容。“确保原汁原味。”程朱昌说。

  在底本基础上,程朱昌进行了较大改动。比如,新书多了16幅图片和四则“附录”内容。“附录一”收录了陈亮、王阳明、应典等人传记;“附录二”收录了程文德、程正谊、朱方等人的跋、序、疏、信札;“附录三”收录了程朱昌考证应典、程梓、卢可久三人从祀时间的辨文;“附录四”则辑录了从1901年到2000年五峰书院百年大事记。此外,新版《五峰书院志》还增补了诗文67篇(首),全书达到20万字,相比底本的6万字,增加了14万字。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程朱昌第一次整理出版《五峰书院志》了。早在2002年,程朱昌和孙子程颐在上海图书馆找到《五峰书院志》和《心吾子诗钞》两本书,此后多方奔走,搜集有关史料,2009年就校勘整理出版了《五峰书院志》增订本。

  “《五峰书院志》是研究五峰书院的珍贵史料,作为后人能尽自己微薄力量,较为完整地反映五峰书院的全貌和源流始末,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程朱昌这样说道。

  萌生整理古籍的想法,是在程朱昌未将公司交给儿子之时。为了做好这件事,程朱昌业余抽时间东奔西跑,从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及各地宗谱中收录了大量相关资料。很多搜集来的资料残缺不全,甚至虫蛀霉烂,存在多处差错,程朱昌就不厌其烦、一字一句地校对、斟酌、修改。如《心吾子诗钞》,上海图书馆只有十一残卷,缺首卷,后来程朱昌求河南图书馆所藏八卷本中配补以成完帙。

  埋头编撰修订古籍20多年,今年94岁的程朱昌已先后整理出版《程文德集》《程正谊集》《程子樗言》《战国策集注》《程尚濂诗集》等乡邦文献10余本。一系列古籍整理出版后,程朱昌还将书籍悉数赠送给各地图书馆、学校和文化研究爱好者。

  “永康历史越是深入挖掘研究,越能发现文化的魅力所在。”程朱昌说,希望以此留住更多传统文化的精粹,同时创造一些社会价值。接下来,他还将坚持读书看报,埋头钻研,继续做好这件事。

  融媒记者 王佳涵

  新出版的《五峰书院志》


永康日报 文化·西津 00004 《五峰书院志》又出新版 2022-09-21 永康日报2022-09-2100007;永康日报2022-09-2100009;永康日报2022-09-2100008;永康日报2022-09-2100011 2 2022年09月21日 星期三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