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公游案
传承优秀文化
胡公游案
传承优秀文化
本报讯(融媒记者 曹润鑫 程卓一) 9月4日,石柱镇后郎村鱼杜自然村迎来了一场特别的胡公游案活动。
下午3时,在鱼杜自然村村口,锣鼓声持续不断,鱼杜自然村村民和石柱镇洪福村上杨自然村村民聚在一起“争夺”胡公。经过几个来回地推拉,上杨自然村村民成功将“胡公”迎了回去。
上杨自然村带队前来迎接胡公案的杨华龙激动地说:“今天,上杨有150多个村民过来把胡公迎回去,带来了打罗汉和军鼓节目,大伙都非常开心。”
相传,胡公从政期间倡导农闲习武,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抵御外敌,后人们牢记胡公主张,便有了胡公游案中的“打罗汉”表演。在重头戏“打罗汉”表演中,迎蜈蚣旗和舞大刀、舞叉、长棍一样不落,表演者们听着鼓点变换动作、队形,军鼓队在一旁等待上场,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讨个彩头,现场热闹非凡。
鱼杜自然村村民陈志鹏走在送“胡公”出案的队列中,一边扛着“胡公”的行头,一边感受现场热烈的氛围。“我觉得这个场面还是蛮壮观的,胡公精神还是需要永康的年轻人多多去学习和传承。”腰鼓队表演者王美桂十分卖力。即使阴雨连绵,也阻挡不了腰鼓队的热情,他们以激烈的鼓声对胡公表示尊重。
据了解,石柱镇三十八都胡公游案由“十六保”共同组织参与。16年才能轮到一次,到了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九,参与的村都十分热闹,但近两年受疫情影响,胡公游案简化操办,成为了一场出案村和归案村的“全村总动员”。
“举办‘三十八都胡公游案’,除了能传承胡公文化,弘扬胡公精神外,还能增强村民的凝聚力,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促进大家团结一心,把村庄建设得更加美好。”鱼杜自然村村民陈寿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