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爱心岗温暖擦鞋匠
![]() |
![]() |
![]() |
![]() |
![]() |
![]() |
![]() |
小小爱心岗
温暖擦鞋匠
8月18日正午,烈日当头。在南苑路与广场路交叉口的一棵大树下,市民卢先生来到爱心擦鞋摊前:“帮我擦下鞋。”躺在躺椅上边吹风扇边跟朋友聊天的擦鞋匠立马坐起来,并把电风扇朝向卢先生。
记者了解到,这个擦皮鞋摊位是我市江南街道办事处照顾残疾人特别设置的爱心岗。
“鞋子这么脏了才来?”“这不是来了吗?这两天忙,工地上尘土漫天,你知道的……”听着两人熟稔的对话,宛若多年好友。“他细心,技术又好,我一直在他这里擦鞋,已经好多年了。”卢先生说。
卢先生口中的“他”,名叫应林森,从事擦鞋工作近30年,有着不少回头客。卢先生就是其中一员。
只见应林森熟练地拆开鞋带,先用蘸了清洁剂的刷子将鞋子前后擦个遍,再用干帕子,擦拭掉多余水分,接着擦鞋油、打蜡等。几道工序一气呵成,卢先生原本布满灰尘的皮鞋很快“改头换面”。应林森拿起鞋带,细心擦拭掉灰尘,再原样系了回去。卢先生站起身满意地走了。
刚送走卢先生,家住附近的市民刘渊拿了一袋子皮鞋过来。他也是这里的常客。“我来这擦皮鞋已经20多年了。”刘渊说,“一开始是长辈介绍,后来是因为阿森的专业、细心,还有价格公道。来他这里擦鞋已成为习惯。我每次都会带好几双皮鞋,一次性擦完带回去,很方便。”
这时,天空渐渐阴了下来,眼看暴雨将至,应林森动作麻利地擦完刘渊的最后一双皮鞋。与之道别后,他赶紧收拾好擦鞋工具,匆匆回到附近的出租屋里。
躲雨之余,应林森说起了他从事这门手艺的初衷。
“那时候就想着,自己没了一条腿,但生活总还要继续。擦皮鞋这门手艺也不需要怎么用到腿,就试着做一下,看能不能赚到钱。”应林森说,因为一场意外,他失去了一条腿,从此与假肢为伴。即使身体残疾,但他从未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从没学过擦皮鞋的他,先从擦自己的皮鞋开始,鞋油没擦均匀,再擦,皮鞋没擦发亮,再擦……他慢慢地从失去一条腿的阴影中走出,也在一遍遍擦拭中学会了擦皮鞋这门手艺。从此,与应林森相伴的不仅是妻儿、假肢,还有擦鞋的工具。
每天早上6点半至晚上7点半,应林森都会准时出现在这里,30年如一日,风雨无阻。按照一年出摊300天,一天擦10双皮鞋计算,他已擦了近10万双皮鞋。
“人嘛,总是要向前看的。”应林森说。命运给你关了一扇门,必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如今,应林森靠着自己擦皮鞋的手艺,将两个儿子抚养长大,并在城区买了套房,生活无忧。
融媒记者 应桃蕊 文/摄
应林森与老顾客交谈甚欢
爱心岗上劳作
大口喝水
劳动的“果实”
双手上的岁月记号
街头擦鞋匠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