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社会·休闲

欣赏丰富的艺术展览 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高温天 “文化味”场所成避暑好去处

  欣赏丰富的艺术展览 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高温天 “文化味”场所成避暑好去处

  “炎炎夏日,参观博物馆是最好的消暑方式。”日前,高一学生池忆磊将此信息转发至朋友圈,并配了几张市博物馆锡雕展的现场图片。

  天气炎热,加上正值暑假,到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参观消暑的市民逐渐多了起来。这两个公共场所不仅冷气开得足,还可以在这里读书“充电”、欣赏丰富的艺术展览。8月17日,记者特地前往市博物馆、市图书馆进行打探,将这两个场所的注意事项整理成一份观展指南,方便市民前往参观消暑。

  马女士一家参观锡雕制作

  市博物馆

  开启一场清凉的“文化之旅”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市博物馆,只见水泥灰色的墙体外观、现代简约的建筑线条,令人眼前一亮。虽然天气炎热,但市民前来参观的热情不减。大家安静有序地走进一楼展示大厅,一件件精美的锡雕作品让五金文化发展脉络真实地在眼前铺展开来。

  “我们来自河南,趁着暑假,专门带着三个孩子来参观。博物馆的展厅非常有特色,看了之后对永康的历史文化有了更鲜明、更真切的了解。”刚刚带领“家庭团”结束参观的马女士意犹未尽地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参观博物馆的大多是学生或是学生家长。由于天气炎热,不少市民既不想宅家,又不喜欢逛商场,就想到博物馆开启一场清凉的“文化之旅”。“放假了没什么事可做,就来博物馆逛逛。这里的场馆很大,一进门就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气息。”池忆磊和同学一起来这里打卡。“每年暑假,都是参观旺季,来的人比较多。”一楼的安保人员告诉记者。

  展厅门口摆放着表面用景泰蓝工艺进行染色的锡雕作品《孔雀开屏》,成了前来参观人员眼中的焦点。据了解,此次锡雕艺术展共展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盛一原作品200余件(套),其中国家级奖项作品15件,省级奖项作品20件。展览分为数个空间,每个空间根据展品的不同用途,细分为茶具、酒具、工艺品和文创产品等类别。

  市博物馆负责人表示,盛一原的多件作品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此次展出的《孔雀开屏》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运用了雕刻、锉削、焊接等锡雕工艺,花费两个月时间纯手工制作而成,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除了锡雕作品,市博物馆二楼基本陈列厅中的方岩庙会雕塑群,也非常值得打卡。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凝聚着工匠们鬼斧神工的技艺与永康非物质文化遗产完美结合的产物。

  据了解,方岩庙会雕塑群主要由“技击揭旗”的罗汉班和“衣彩吹唱”的娱神队组成。罗汉班表演项目包括“参阵”和“演武”两类;娱神队的表演形式经常变化,其中相沿成俗广受欢迎的有大道具女子群舞“十八蝴蝶”“十八狐狸”“九串珠”,以及化妆说唱表演“十字莲花”“讨饭莲花”“三十六行”和“哑口背疯”等。

  其实,市博物馆展厅的奇妙之处远不止如此,等待大家前去一一发现哦。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鉴于目前疫情防控要求,市博物馆实行实名制参观,游客进馆前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进门处,市民应主动出示场所码、行程卡,接受体温检测,出示身份证或社保卡刷卡后方可入场参观。未携带身份证或社保卡的市民,可通过“文旅绿码”小程序,进行线上预约入馆。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可凭老年证等其他有效证件前往入口处登记入馆参观。

  温馨

  提醒

  锡雕展展出时间截至8月19日,二楼基本陈列厅常年开放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5:40,16:00停止入场)

  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市民在图书馆内看书

  市图书馆

  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享受阅读乐趣

  记者刚走进市图书馆的大门,扑面而来的凉爽瞬间隔绝了室外的炎热。走进阅览室,不少读者正安静地伏案看书,有的在写作业、轻声交流讨论课题,书架间也不时有人穿梭其中,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还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看书学习,在安静舒适的环境和氛围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黄瑞涵是教进附小的一名学生,暑假以来,他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市图书馆。“图书馆里安静又凉快,妈妈一有时间就带我过来。在这里看书非常舒适,大家都很认真地学习,完全不用担心被打扰。”黄瑞涵希望利用暑期时间阅读各类书籍,而图书馆里藏书多,能满足他的需求。

  记者注意到,除了学生和大人在市图书馆里看书“避暑”,还有不少准备参加事业单位、公务员等各种选拔考试的年轻人在这里复习备考。今年刚大学毕业的小叶就是其中的一员。

  为了备考,小叶很早就为自己制定好了复习计划,她本来打算在家安心复习,但由于家里太热、资料也不够齐全,于是就和朋友相约来图书馆里复习。“上大学时,我就常去校图书馆学习,所以养成了习惯。图书馆学习氛围浓厚,可以静下心学习。馆内的书籍也很丰富,借阅十分方便。”小叶说。

  近年来,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更加舒适的阅读环境,市图书馆设有外借、资料、采编、期刊、地方文献中心等区块,实现了零门槛进馆阅读,可满足市民多层次、多方位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今在我市,阅读正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越来越多市民的生活中。

  据了解,市图书馆现有藏书66万册,年订阅各类报刊600多种,年购新书4万多册,实行免费全开架服务。

  为了让广大市民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培养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市图书馆还分设了龙川路悦读吧、象珠镇奇三公祠悦读吧、城南悦读吧、花川悦读吧,来满足市民对高品质阅读空间的需求。

  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市图书馆严格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近期,常有市民因无法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而无法进入图书馆。对此,市图书馆工作人员特别提醒:为让广大读者有一个安全舒适的阅读环境,根据规定,进馆市民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进门处主动出示场所码、行程卡,接受体温检测后方可入馆。最近气温较高,欲前往市图书馆的市民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温馨

  提醒

  市图书馆内有各类刊物、藏书免费开架

  开放时间:周日至周一(8:30-11:30 14:00-17:30)

  周二至周六(8:30-11:30 14:00-20:30)

  融媒记者 吕晓婷 王佳涵


永康日报 社会·休闲 00005 高温天 “文化味”场所成避暑好去处 2022-08-19 永康日报2022-08-1900006;永康日报2022-08-1900007;永康日报2022-08-1900008;永康日报2022-08-1900009;永康日报2022-08-1900012;永康日报2022-08-1900013;永康日报2022-08-1900015;永康日报2022-08-1900017;永康日报2022-08-1900022;永康日报2022-08-1900021;永康日报2022-08-1900010;永康日报2022-08-1900011;永康日报2022-08-1900014;永康日报2022-08-1900016;永康日报2022-08-1900018;永康日报2022-08-1900020;永康日报2022-08-1900019;永康日报2022-08-1900023 2 2022年08月19日 星期五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