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新品推广平台 及时掌握市场新风向
门业盛会加速产业供需“双向奔赴”
![]() |
搭建新品推广平台 及时掌握市场新风向
门业盛会加速产业供需“双向奔赴”
距离第12届中国(永康)国际门业博览会落幕已半月有余,但所带来的风向、潮流正影响着众多门企、锁企。它的举办既为行业注入无限信心,也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
稳外贸、重启、变化、再思考、再定位、下一站……上半年的市场困境并没有阻碍制造业前进的步伐。门博会后,不少参展企业揽回大批订单,生产车间开足马力加紧生产;还有部分参展商及时掌握市场新风向,调整经营方向。如此繁忙景象的背后,是供需之间的“双向奔赴”,饱含的是商机碰撞的喜悦。
产业供需加速“双向奔赴”
去年,武义县鸿畅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畅公司”)首次“触电”门博会,推出自主品牌“屋里屋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炮打响,得到业内同行和客商的认可。尝到甜头后,鸿畅公司今年早早就向门博会组委会申报了318平方米的特装展位。“这次门博会我们带来了多款售价达数万元的海派入户门产品,参展后陆续接到不少高端定制门的订单。”该公司董事长朱妙女说。
受疫情影响,鸿畅公司的北方市场一度停摆,近期才陆续打开销售的通道。朱妙女坦言,在这样艰难的时期,门博会为同行交流和产品推广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让他们对下一步发展有了更强的信心。
无独有偶。市嘉尊木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尊公司”)同样满载而归。门博会结束后,该公司陆续和140多家经销商签订了合作协议,订单增量喜人,工厂里忙得不可开交。“这几年全球经济下行,参展前还有点担心,结果却让我们吃了定心丸。”嘉尊公司董事长章博裕说。
嘉尊公司是门博会上的一张熟面孔。2015年至今,该公司年年参展。在章博裕看来,门博会为企业带来的是“积淀式”的力量:“很多合作伙伴都说在展会上见过我们的产品,有需求马上就想到我们了。”从最初吸引10余家经销商,到现在一年可吸引400多家经销商,从新生企业到行业大咖,该公司和门博会同呼吸、共成长。
浙江宝龙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龙公司”)参加门博会,是注意到近几年门墙柜一体化成为家居行业流行趋势。但受疫情影响,信息闭塞,该公司想借助展会打开市场窗口。
通过参展,宝龙公司进一步扩大产品影响力,助推品牌提档升级,同时也让其有效捕捉行业风向。今年门博会上,该公司打造了318平方米的门墙柜一体化体验馆,设置了20根巨型立柱广告,强势抓住客商眼球,吸引众多人前来打卡体验。
“来参观的客商都表示眼前一亮,认为我们的产品很新颖,市场竞争力强。”宝龙公司营销总监汤文星自豪地说。据悉,在为期3天的门博会上,该公司凭实力圈粉,订单像雪片似的从全国各地飞来。
门博会效应日益彰显
疫情之下,门博会上来看热闹的人员大幅度减少,这为参展商精准对接客户做了一个天然的筛选。对此,汤文星认为这样的展会很专业也很有意义。
“你想要的正是我展出的,我展出的也正是你想要的。从参展企业的角度来讲,可以更多地直面客户的需求,向客户全面展示自身的技术能力,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机会。”作为本届展会的受益者之一,章博裕亦有共识。
而作为展会的主办方,一直以来,五金城集团致力于挖掘门博会的三大作用:国内外两大市场的贸易开拓平台,上下游产业链及国内外供应链之间的连接纽带,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和产品开发的信息传递窗口。
事实上,作为全球门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每年的门博会都会吸引众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客商,他们在这里找到了理想的优质产业链资源,感受到了门业的发展变化。
疫情反复的当下,为何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排除万难举办展会?“疫情阻挡不了一个良性发展企业前进的步伐,生产制造企业面对如此大环境,更要稳中求进。这也意味着,展会办得热闹、红火,不仅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交流展示机会,还能带动周边吃、行、游、购、娱等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五金城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眼下,本届门博会虽暂时画上句号,但也撬动了永恒的起点,其日益彰显的溢出效应,正成为我市城市发展的助推器,为永康“两个先行”提供有力支撑。
融媒记者 应柳依
嘉尊公司生产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