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内容减少60% 编制成本降低50% 审批效能提升60%
我市环评“打捆审批”助企降本减负
报告内容减少60% 编制成本降低50% 审批效能提升60%
我市环评“打捆审批”助企降本减负
本报讯(融媒记者 吕鹏 通讯员 曹玲玲) 7月29日,市丰珏注塑厂、市博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和市鑫恺塑料制品厂同时收到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意见,成为我市首批享受环评“打捆审批”红利的企业。
“以前只见过甘蔗打捆卖,没想到环评也能打捆批。打捆办理环评手续,省时省力省钱,从咨询环评手续到取得环评批复,前后不到一个月,必须点个赞。”市丰珏注塑厂负责人说。
据悉,按照常规环评审批模式,企业需各自委托环评单位编制环评报告,分别报生态环境部门审批。金华市生态环境局永康分局经过前期走访调研了解到,这3家企业入驻市利康小微园,且属同一个行业,环评基础要素以及项目对大气、水等周围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关联性,污染防治措施和要求也大体一致,基本满足环评“打捆审批”要求。
对此,永康分局成立工作专班,提前介入、靠前服务,通过座谈调研、技术咨询、专家指导等方式,对这3家企业进行环评“打捆审批”。“环评‘打捆审批’后,只需一份环评报告、一次部门审批、一份环评批复,实现了报告内容减少60%,编制成本降低50%,审批效能提升60%。”永康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环评“打捆审批”,是一项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助企纾困政策的重要举措,但并不意味着环评标准降低和环保责任弱化,更不意味着环评法律法规的简化。建设单位仍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