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探索合作模式 携手共谋共富路径
芝英镇出实招做活一脉“芝”“水”
![]() |
![]() |
![]() |
![]() |
结对探索合作模式 携手共谋共富路径
芝英镇出实招做活一脉“芝”“水”
“百镇共建强基”是金华市八婺同心·共建共富“十百千万”结对行动的重要内容,更是党建引领先富带后富机制的有益探索。自5月以来,芝英镇积极推动共建镇双方交流合作,镇班子成员多次带队赶赴磐安县冷水镇开展“共富联盟”项目建设,签订供销协议,拓宽农产品销路,牵手爱心企业送去经济活水,加快落地区域结对共建,谋划两镇共赢发展,真正做活组织共建、产业共兴、结对共富的一脉“芝”“水”。
近日,芝英镇党委副书记胡韬、党委委员黄滔滔和芝英镇柳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施祖堂来到冷水镇小章村,深入实施“百镇共建强基”行动,做优做细合作,为村庄“把脉问诊”,出谋划策。
承办过全国首届快乐气排球交流活动的小章村曾是“网红运动村”。借着这阵东风,该村又承办了全国、省、市、县体育赛事和各类活动,发展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产业,农家乐最多时达到20多家,被评为金华市农家乐集中村,吸引了众多游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村民也实现家门口创业,收获满满。
但随着全国赛事热潮的退去,小章村无可避免地面对经济“退潮”的困境,陷入游客量减少、业态缩减的恶性循环,急需厘清发展思路,寻找转型发展的突破口。
据悉,芝英镇与冷水镇从干部共育、组织共建、产业共兴、乡村共富、服务共享、文化共荣、美丽共创、治理共促等八大方面着手,共同书写共建共享共富答卷。“此次来到小章村,就是为了聚焦实际问题,因村制宜给出治村实招,谋划共同富裕发展道路。”黄滔滔说。
“这里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都很好,有山有水,而且就在高铁站口,发展潜力很大。”施祖堂是我市一名优秀的治村导师,他创新打造的家家有庭院、处处是美景的柳川村“古塘里模式”获得了众多好评,是芝英镇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张“金名片”。
一来到小章村,看着优越的自然环境、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和排列整齐的幢房,施祖堂不断涌现出建设灵感:“看看这块区域,范围大又平整,完全可以打造成‘最美庭院’,成本不高,但能提升整体颜值。而且交通便利,完全可以承接团建活动……”
“小章村之旅只是一个起点,回去后我们会继续探讨。”胡韬说,芝英镇将继续与冷水镇加强沟通交流,以党建引领资源互补、导师帮带等方式,激活冷水乡村振兴动能,切实把共建活动转化为共富实效。
签约仪式现场
清甜爽脆“冷水瓜”进驻芝英店
“我们的西瓜基本上成熟了,这几天店铺就要开业了。”7月25日,冷水镇箬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月芬在店铺里忙着装修事宜。
在实地查看芝英镇农贸市场、后城大街等农产品集聚地段后,周月芬和其他村干部最终选择了在芝英三村菜场里开设店铺。“选这里,主要是看中了这边人流量大。现在先卖清甜爽脆的高山西瓜,第一批西瓜已经运到,以后还会陆续引入香菇、土索面等磐安特产。”她说。这几日,芝英镇还专门为箬坑村举办了“清凉一夏”西瓜销售活动,截至目前已经销售了3万多公斤。
据悉,为了加强区域结对共建,促进共同富裕,推动农产品产销合作,在公平、公正、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芝英镇与冷水镇签署了农产品供销协议,提高冷水镇农产品销量,拓宽销路。未来,预计可帮销75吨高山西瓜、15吨玉米,总金额高达35万元。芝英镇还将通过“村集体经济消薄公司”与“富民公司”的形式支持冷水镇农产品的采购和销售,并积极谋划其他共富项目。
此前,在芝英二期工业功能分区的浙江新亚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内,一辆来自磐安县冷水镇的货车就运来了6000公斤甜玉米。同一天,永康市岘峰磁材有限公司、永康市宝悦车业有限公司等芝英镇域内3家企业也都收到了由芝英镇政府订购帮销的甜玉米,口感鲜甜、香气浓郁的冷水玉米深受许多人的喜爱。
“结对交流要花心思、重行动。在项目共建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都要花心思努力去想好点子、好创意,并结合实际充分分析可行性,积极将点子做细做实。”芝英镇党委书记陈新智说,该镇将进村入企继续做好充分的宣传发动,将冷水镇的农副产品更好地推销出去。
陈新智还说,芝英镇还将通过搭建销售共助平台,让更多冷水镇的玉米、西瓜、蓝莓、生姜等农产品“进驻”芝英,多渠道拓宽冷水镇农产品销路。
牵手爱心企业送入经济活水
加工点揭牌
来料加工
7月25日,在冷水镇残疾人之家,几名员工正在忙碌着芝英镇企业发来的来料加工业务。
其实,早在7月8日,芝英镇班子成员就带队前往冷水镇,为这个结对共建共富镇送去了“资源大礼包”。前期,芝英镇和冷水镇经过仔细探讨,定下了两个“百镇共建共富来料加工点”,增加当地群众收入。
爱心企业之一的永康市方盛电子元件有限公司已将6万多件零部件送到两个加工点,公司相关负责人杨秋芬现场教学,很快让在场的百姓了解了操作方式和技巧。
“这个加工活简单易学,劳动强度不大,对文化程度要求也不高,对于我们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冷水镇残疾人之家负责人陶新花说。从事来料加工行业33年的陶新花可谓是冷水镇的一名“共富红人”。虽然双腿残疾,成长经历坎坷,但她意志坚定、自强不息,在一次来料加工的业务中发现了商机,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随着业务的拓展,陶新花的加工点不断扩张,对员工的需求也不断增多,于是她想到了村里的残疾人、低保户等弱势群体,挨家挨户上门动员,邀请大家自强脱贫,靠着勤劳的双手走上致富路。
基于良好的共富发展基础,冷水镇残疾人之家被选为第一批“百镇共建共富来料加工点”,通过芝英镇的爱心企业拓展其业务版图,带动更多群众加入,帮助他们依靠劳动实现价值、创造财富。“我们签订了来料加工长期合同,有望为该镇100多名残疾人解决就业问题。”芝英镇党委委员胡美珍介绍。
“我们将继续寻访一些合适的爱心企业,发动他们参与共建行动,增加芝英冷水双方的经济往来,真正为共富建设注入经济活水。”芝英镇副镇长程诗悦说。
而在朱山村的另一个挂牌点,负责人曹益民还与芝英前来的一名电商负责人相谈甚欢,探讨经营模式。“我们的特产玉米、西瓜和土索面品质都很好,以前一直都只有线下销售的渠道,希望以后能够借助线上平台,拓展更多销售渠道。”曹益民说。
除此之外,承包了多个食堂的永康市香庭悦宴酒楼总经理凌文应也跟着这支队伍来到了冷水镇,实地走访农贸市场、种植基地等,查看当地农产品品质和规模。“今天先过来看看,如果合适的话可以跟冷水镇这边签订长期购买协议,实现共赢。”凌文应说。
融媒记者 何悦
治村导师
进村“把脉问诊”
治村导师实地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