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村生活污水再生利用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课题通过验收
污水“活用”灌溉农田有了永康样板
![]() |
我市《农村生活污水再生利用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课题通过验收
污水“活用”灌溉农田有了永康样板
本报讯(融媒记者 章芳敏 实习生 李含梅) 7月26日,记者获悉,我市水务系统的《农村生活污水再生利用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课题顺利通过了关键设备和示范工程的现场验收。这意味着,原本富营养化的生活污水经过消纳处理后,转化为可用于灌溉的“活水”流入农田,有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永康样板。
据悉,该课题是浙江大学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南方城乡生活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的课题之一。
我市依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智能化精准灌溉系统研发和基于高效安全的再生水灌溉技术研究成果,以再生水安全高效全回用为目标,在舟山镇建设了一处千人规模示范工程和一处万人规模示范工程。这两处示范工程占地面积共650亩,由污水处理设施、输水工程、缓存单元、田间灌溉工程、撬装化设备等组成,消纳农村生活污水,减少排放,实现高效回用。
验收专家组实地考察了舟山镇千人规模示范工程和万人规模示范工程,审阅了示范工程相关材料,听取了工作汇报,点评了完成情况,并形成验收意见。经现场质询、答疑和讨论,验收专家组认为,该示范工程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完成了既定的研究任务和考核指标,达到了预期目标,一致同意通过关键设备和示范工程现场验收。该示范工程将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专题任务的开展提供了实践基础。
市水务局局长朱志豪表示,舟山镇农村生活污水再生回用工程,给我市带来了新的治水思路和理念。今年以来,该经验和做法已在方岩镇、龙山镇、唐先镇等10处进行了推广,下一步还将再推广10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