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天气 谨防重度中暑
市一医两天收治7例热射病患者
持续高温天气 谨防重度中暑
市一医两天收治7例热射病患者
本报讯(融媒记者 李梦楚 通讯员 周璀琛) 7月11日至12日,市气象台连续两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持续的高温天气下,市一医急诊科抢救室已陆续收治热射病患者。
7月5日,该院接诊了一名昏迷的热射病患者。据工友描述,患者在厂里高温作业,被人发现不对劲时已经昏迷不醒,赶紧送到医院抢救。入院时,该患者体温达39.1摄氏度,经过及时的降温补液等抢救措施,患者逐渐清醒,7月6日早晨已完全清醒并能正常交流。
该患者出院后,很快又有一名高温作业后昏迷的热射病患者被送入市一医抢救。该患者体温高达41.1摄氏度,工友第一时间在患者身上放置了多瓶冰冻的矿泉水,为后续抢救抢占了先机。
7月11日至12日,市一医抢救室又接连收治了7名热射病患者。有的患者是高温作业后昏迷,被工友紧急送到医院,有的是体质较弱的老者,所幸经抢救后都已脱离生命危险。
市一医急诊科医生提醒,近来热射病高发。热射病也称重症中暑,它的发病与3个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即高温、高湿、无风。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摄氏度,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等。若是大热天出现头晕、呕吐等,就要警惕中暑。热射病患者往往会突然晕倒或者发生意识障碍,同时伴发像癫痫一样的严重抽搐。
要预防中暑,市民应尽量减少在烈日下暴晒,出门时最好戴宽檐帽或撑把伞,穿透气易散热的衣服;流汗多时最好多喝淡盐水,别等到口渴才喝水;高温天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强度不宜过大,保证充足睡眠;准备一些解暑药物。
如发现热射病患者,要立即送医。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可以先将患者脱离高温、高湿环境,采取措施进行降温。如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衣物,拿凉水或酒精擦拭患者身体,拿冰袋、雪糕、冰棍等置于患者的头部、腋下、大腿根等大血管比较丰富的位置。由于患者意识不清楚,不建议给患者喂水或饮料,避免引起呛咳误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