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非法代理当作正当买卖
工行工作人员为消费者揭露非法中介真相
把非法代理当作正当买卖
工行工作人员为消费者揭露非法中介真相
近日,市民发现在一些城市的住宅区、写字楼的电梯广告中出现了“信用卡逾期怎么办”的代理投诉广告内容,不法分子猖狂到把非法代理投诉行为当作挣钱的正当买卖,甚至广而告之,并声称这是全国展业。为了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工行工作人员借此机会,特向大家揭露一下代理投诉黑中介的骗局,希望能引导消费者擦亮眼睛,看清事实真相。
代理投诉黑中介之所以非法,是因为其打着代理维权的旗号,无视法律红线,谎称具备代理资格,非法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收取高额代理费用,介入客户与银行机构的纠纷,并通过提供统一投诉模板,编造理由、伪造证明材料、传授“技巧”、缠访闹诉等方式进行恶意虚假投诉,以此来达到减免和逃废债的目的。
非法中介有哪些套路呢?
套路一:宣传中称,“我们有专业的法务团队”。
实际上,非法中介因其自身从事的就是不合法合规的业务,一般不具备法律执业资格,对法律条文的引用经常会出现明显错误。
套路二:不成功不收费。
实际上,通过拨打广告中的“垂询电话”可获知,非法中介会按照委托金额收取5%的服务费,甚至更高,而且需要先加微信,支付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的定金,对方才会提供后续的“服务”。而消费者一旦付了定金,就等同于上了“贼船”,想下船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套路三:代理投诉业务范围包括停息停催、协商还款、罚息违约金减免、征信修复等消费者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不少银行机构根据国家疫情防控需要推出了协商还款、征信保护等特殊金融服务政策,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直接联系银行依法合规协商办理。而一些恶意的、不合理的诉求,即使通过中介代理投诉,也不能达到目的。
套路四:个人不用联系银行,我们全权代理。
其实,这样会造成银行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传递不通畅、信息不对称,阻断了银行与消费者之间沟通协商的渠道,让消费者失去沟通协商的机会与问题得到及时处理的可能性。可想而知,如果不这样做,非法中介怎么赚钱呢?
工行温馨提示消费者:树立理性消费观,量入为出、合理借贷。妥善保管个人信息和隐私。远离非法黑中介,对于“代理维权”勿轻信、勿传播。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
(工行永康支行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