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时政·综合

勤巡查 排积水 借力数字化

我市各地筑牢汛期安全屏障

  勤巡查 排积水 借力数字化

  我市各地筑牢汛期安全屏障

  环卫处工作人员在永康江边开展雨后清淤工作

  本报讯(融媒记者 胡锦 潘燕佳 曹润鑫 程卓一 田佳琪) 当前,我市已进入新一轮集中降水期。为积极应对本轮持续性强降水,我市各相关部门及各镇(街道、区)闻“汛”而动,迅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下沉到村、重点区域,上下齐心,坚决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四个强化”确保汛期安全

  为做好防汛工作,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施策、狠抓落实”原则,以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安全教育、强化隐患排查和强化应急值守“四个强化”为抓手,全力排查整治辖区存在的防汛安全隐患。

  该局组建应急队伍10支,加强对道路、桥梁、涵洞等市政设施以及危旧房、违建、园林设施、在建工地、三江六岸地巡查以及对户外广告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提前做好环卫设施设备检修、维护、更换,保障汛期设施安全、正常运行;增设现场值守5处,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实时关注天气情况,及时掌握雨情、河道水位动态,确保第一时间做好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截至目前,该局共出动1066人次,组织开展巡查排查173处,发现问题8处,已全部整改到位。

  唐先镇:

  借力数字化 确保安全度汛

  汛期来临,唐先镇全域范围内的山塘水库水位持续上升。对此,该镇不断加强巡查力度,通过数字化平台研判汛情,确保安全度汛。

  据了解,山塘水库巡查员在查看溢洪道水位线后,只需要根据今日水印相机App上的要求填写项目名称、检查类型、工程部位、当前水位等信息,对有情况的部位拍照上传,上级平台工作人员点开照片就能清晰看到之前填写的相关信息,以便第一时间交流反馈。

  目前,唐先镇结合雨情变化调整巡查频次,加强66座水库山塘、16个小流域山洪灾害防范区、23处地质灾害风险点巡查值守,全力筑牢汛期安全屏障。

  西城街道童宅村:

  精心安排转移人员生活问题

  “昨天,街道和村里就把我们接出来了。一大早,育爱就送来了她自己烧的早饭。村里叫我们近段时间都安心住在这里,会安排好我们生活的,各方面都考虑得非常周到。”日前,坐在西城街道童宅村办公楼看电视的童永福连连称赞。

  6月19日18时,我市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西城街道严格落实好防汛要求,做好山塘水库、危旧房、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巡查工作,并积极做好人员转移。两小时内,童宅村在D级危房中共转移出6户人员。人员虽已转移,但只有解决好他们的生活问题,才能防止他们回返。对此,村干部童育爱主动提出由她负责转移人员的一日三餐。

  6月20日9时30分,当记者联系上童育爱时,她正在家里准备午饭。“他们年纪比较大,我都会把菜烧得烂一点。”童育爱一边处理食材一边说。

  就在童育爱准备午饭的同时,童宅村其他村干部、联村干部也开始了一天的巡查工作。

  城西新区李店二村:

  排涝泵开足马力连夜排积水

  受近期强降水影响,地势较低的城西新区李店二村防汛形势严峻。

  为防止易涝点积水进一步倒灌入村,该村干部时刻关注雨情汛情,日夜值守在排涝泵房,以便及时落闸阻断附近水流。泵房内,三个排涝泵开足马力,排水量达到每小时2400立方米,连夜将倒灌入村的积水排出易涝点。

  城西泵站自2020年11月建成以来,承担着周边的雨污水处理和排涝工作。在此次强降水过程中,泵站及时发挥排涝作用,保障了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以前每次下大雨,附近村雨水就往我们村流,加上附近河流的水倒灌进来,有时村里厂房、庄稼全部都被淹。”城西新区李店二村村民李维军说,“现在有了这个排涝泵房,水能及时排掉,我们安心多了。”

  经济开发区兰街村:

  冒雨拆除危房

  6月19日17时,经济开发区兰街村党员干部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冒雨拆除了一幢危房,保障了周边村民的人身安全。

  当天,该村村干部在危旧房巡查过程中发现,有一处土木结构的房屋因年久失修,加之雨水侵蚀,房屋墙体开裂,存在倒塌危险,而周边房屋仍有村民居住。若危房倒塌则会危及周边居民的安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报告情况后,该村第一时间转移村民,并组织挖机拆除危房。据悉,兰街村将继续做好防汛工作,及时整治安全隐患,清拆危破房,切实提升人民安全感和幸福感。


永康日报 时政·综合 00003 勤巡查 排积水 借力数字化 2022-06-22 永康日报2022-06-2200008;6340284;永康日报2022-06-2200010;永康日报2022-06-2200009 2 2022年06月22日 星期三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