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开启新一轮降水
梅雨季如何“防霉”
明日开启新一轮降水
梅雨季如何“防霉”
本报讯(融媒记者 吕晓婷) 6月9日,市气象台宣布,6月10日起,我市正式拉开梅雨季的帷幕。梅雨到来,雨水来势汹汹。6月9日下午开始,我市普降中到大雨。6月9日20时至10日8时15分,全市平均面雨量27.3毫米,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永四中站36.2毫米、李店站35.9毫米、尚仁站35.4毫米。虽然今天白天永城雨势减弱,但雨水不会停下脚步,今天白天阴天,夜里有时有阵雨,最低气温21℃,最高气温28℃。
先雨后晴 气温逐步回升
什么是梅雨?简单来说,就是初夏时节,长江流域一带经常出现的一段比较长时间的阴沉、多雨天气。每年春季开始,暖湿空气势力逐渐加强,从海上进入大陆,然后进一步增强北移,到了初夏,常常伸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个时候,当暖湿空气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交界处形成锋面,锋面附近产生降水,梅雨就这样产生了。
我市常年梅雨期平均为21.4天,梅雨量历年平均为287.9毫米。入梅又叫“入霉”、进梅,指的是进入梅雨期的日期。据市气象局记载,我市常年入梅日期为6月13日,其中最早入梅时间为1973年的5月14日,最晚入梅时间为2002年的6月25日。出梅又称为“断梅“,指的是梅雨天气的终止日期。我市往年出梅时间为7月2日,其中最早出梅时间为1961年的6月15日,最晚出梅时间为1999年的7月20日。
接下来几天,永城依然多雷阵雨天气。其中明后两天受高空槽影响,又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市气象台提醒,入梅后我市降水较多,加上前期累积雨量大,土壤高度饱和,请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请及时关注预报预警信息,当遭遇恶劣天气切记要及时躲避,且要注意防范次生灾害。
衣物勤换洗 室内勤通风
在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家具等许多物品容易受潮,甚至发生霉变,并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那么,应该如何应对“霉雨”的困扰呢?
在卧室,床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床下尽可能少放东西。清除寝具的霉菌,可采取空调干燥的办法,空调宜设定在25℃左右,被子、床垫以及沙发离空调近些,每天定时器设置6个小时左右。由于空调可使湿度下降,所以能使房间、被子干燥。
关窗防潮的重要时段是每天的早晨和晚上,建议紧闭窗户,尤其关闭朝南和东南的窗户,避免水汽严重渗透至居室的每个角落。当然,在晴朗的日子,及时晒被子,或者视天气情况通风换气、仔细扫除等,也是十分有效的。
梅雨季节,食物易发馊霉变,因此每顿饭菜不要做太多,尽量当天吃完,不宜过夜。霉菌生长繁殖的时候需要氧气,食物最好密封隔绝空气、放阴凉低温处储存。冷藏过的食物要在食用前彻底加热,此外,冰箱内生、熟食品放置应严格分开,水果吃不完的也不能在冰箱里放太久。
霉菌会导致家具发霉,其大量繁殖的微小孢子还可能被人体吸入,引发支气管炎、哮喘等。因此,卫生间、厨房用水后要及时除水,拖干地面水渍。家具、橱柜里使用木炭、竹炭等除湿剂帮助吸附水分。保持厨房碗筷、案板、毛巾的干爽,可以用专门的消毒柜消毒或热水煮沸消毒,一旦天气转晴,多将物品置于阳光下曝晒。
人体皮肤上有许多处于休眠状态的霉菌,在梅雨季节的湿热环境中容易“死灰复燃”,迅速在脚趾、手掌等处滋生蔓延。对此,除了及时用各种抗霉菌药治疗外,更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鞋袜、勤洗手脚、勤换衣被,保持身体干燥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