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送报员完成遗体捐献子女孙辈全力支持
有情一家人托起一个大爱心愿
86岁送报员完成遗体捐献
子女孙辈全力支持
有情一家人
托起一个大爱心愿
本报讯(融媒记者 马忆玲) 5月20日,记者从市红十字会获悉,一位86岁的老人成为我市今年第二例遗体捐献者。
“无偿捐献遗体,为我国医疗事业作贡献,一直是爷爷的心愿。”随后,记者见到了遗体捐献者钱高强的孙子钱欣敢,从他口中了解到这份大爱下的点滴故事。
钱高强是西城街道潜村人,生前从事周边村庄的送报工作。在大家的印象中,他是一个正直热心的人,尽管文化程度不高,但热爱学习,生前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看报。
“后来,爷爷确诊癌症,受病痛折磨多年。2015年,去杭州做了手术。”钱欣敢回忆,大病初愈后,老人萌生了去世后捐献遗体的想法,总是念叨着去世后,希望把遗体捐献出去,为祖国的医学事业作贡献,为那些医学生提供教学资源。
看到老人如此执着,儿女们特意去仔细了解了遗体捐献的相关情况,再陪同他去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点,签署了人体器官(遗体组织)志愿捐献登记表。
5月15日19时,钱高强病情复发,突然离世。与老人作了最后的告别,家属便遵循老人遗愿,立马拨通了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周友谊的电话,通知市红十字会前来进行遗体交接工作。
当日20时,市红十字会与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取得联系。当晚,钱高强的遗体正式完成无偿捐献,遗体送至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中心,用于医学教学研究;遗体组织角膜则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收,为急需供体的患者带去希望。
尽管一些人得知钱高强的这一行为后表示不能理解,钱高强的家人却骄傲且坚定。钱欣敢说:“爷爷的美好品德值得我们学习,这种无私奉献的行为是留给后辈的精神财富。接下来,我会加入志愿宣传的队伍中,带动更多人去了解人体器官捐献知识。”
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认识的逐步提高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的宣传推进,我市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开始主动咨询人体器官捐献事宜、宣传人体器官捐献知识、加入人体器官捐献登记队伍。
据市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胡旭介绍,我市目前完成人体器官志愿捐献登记人数已突破2700人。而且,不少老人也开始慢慢接受这种“新潮”、有爱的“延续生命”的方式。
“不过,像钱高强老人的家属这样,一致支持且主动联系我们的仍是少数。这真是一个大爱之家!”胡旭呼吁,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这个队伍,共同传递爱心,搭建生命桥梁。同时,为了表达对这些遗体捐赠者的敬意,市红十字会将进一步深化对捐献者家属的人文关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