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野趣
舌尖上的野趣
□卢俊英
野炊形式在野,精髓在吃。精简后的野炊,能够腾出手就地找寻一些野味。在适宜野炊的季节里,大多时候荠菜已经老了,不过还有其他更多的,比如蓬蒿、野葱、水芹菜、野苦麻、马兰头……野菜大多需要经过焯水,捏干放冰箱里能把春天的味道延续好久。
阳光明媚,草长莺飞,又有谁能抗拒得了大自然的诱惑呢?于是,野炊成了吃货们最爱的出游方式。
野炊阵仗可大可小。我们最开始带的家什可多啦,上至各种锅碗瓢盆、下至各式油盐酱醋,外加五花八门饮料零食小吃,简直恨不得把厨房和超市都搬去。野炊阵地偏偏又通常车子无法抵达,最后一段山路不得不依靠人力肩扛手提地搬上去,然而,往往还需要几乎没有什么减少再肩扛手提地搬下来。经过多次劳累之后,我们领悟到肠胃容量远远小于欲望。
后来,我们把野炊家什精简到一罐一锅。铜罐预先装好淘净的米,锅里也先码齐了排骨咸菜萝卜芋艿,只待到了野外加入山泉水、点起松柴火,烧熟就好。烧铜罐饭需要些手艺,根据老爸传婿不传女的秘诀,分为“三段式”:烧一阵、凉一阵、煨一阵。
排骨咸菜炖萝卜芋艿,堪称是最得永康人心的一道经典菜肴,无论“吃吃团”是什么人组成,大抵都能受到欢迎。永康萝卜的甜脆、前仓舜芋的粉糯、两头乌猪肉排骨油而不腻、“妈妈牌”九头芥咸菜温暖淳厚,集中一大锅炖了,永远是那么抚慰永康人的心肝肺腑脾肠胃。更难得的是,这些食材似乎一年四季都能凑齐全,端碗入口的瞬间,让人恍惚时光没有流转,每一次的野炊仍还是最难忘的那一次。
微妙的差距还是有的。我独独最爱春季里新出的咸菜——经过一冬的九头芥,在杨柳风吹起的时节割下,趁着春光晾至六七分干,洗净细细切了,加盐夯实密封。最是开坛的那一刹那,仿佛浓缩了一季的春光潋滟,尽在瞬间绽放。
野炊形式在野,精髓在吃。精简后的野炊,能够腾出手就地找寻一些野味。在适宜野炊的季节里,大多时候荠菜已经老了,不过还有其他更多的,比如蓬蒿、野葱、蕨菜、紫藤花、水芹菜、野苦麻、马兰头……野菜大多需要经过焯水,捏干放冰箱里能把春天的味道延续好久。
所谓臭味相投、人以群分,吃伴也跟菜品一样重要。有一次,一位新朋友踊跃要加入,还带来了他太太。那太太大衣长裙、发型精致,浓妆搭着高跟鞋就施施然来了。大家有些尴尬,好在她并不挑食。饭后烧了开水,男生泡茶、女生喝咖啡,发现搅拌咖啡的干净勺子没有了,那太太俯身掐下一支狗尾巴草说,用这个就很好,顿时令人刮目相看。永康内家侬,果然是可甜可咸的。
大自然时常有惊喜。有一次5月份出游,居然在大山里发现一根一人多高的竹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古人说的没错。于是,我们准备加菜。经过一番“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理念指引下的努力,发现现实跟想象还是有些差距:开车几十里向山民买来的腌肉很油很齁,夏天的竹笋错了季节即便是尖尖仍觉得纤维过于丰富,笋屁股做的杯子莫名其妙吸走了半杯我们好不容易取山泉水冲泡出来的新鲜黄茶。
但是,各种挫败并没有打击到我们的喜悦,甚至我们希望把舌尖上的快乐延续到脚尖。有人扯来几根爬山虎,把大张的笋壳绑在脚上,做出了连爬山达人谢灵运当年也没有穿过的“笋壳拖”,兴致勃勃地下水。可是,我们的“笋壳拖”极度受到山涧欢迎,迫不及待地被它“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