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金”字品牌 赋能高质量发展
——五论深入开展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
打造“金”字品牌 赋能高质量发展
——五论深入开展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
本报特约评论员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营造品牌发展的良好氛围是企业自身的义务,也是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越来越多叫得响的“金”字品牌。没有“金”字品牌,产业就只能处在价值链低端,消耗资源多、污染环境多。这样的发展道路只会越走越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培养品牌意识,变制造为创造、变贴牌为创牌,促进五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凤凰涅槃”。
打造“金”字品牌需要恒心。品牌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行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哈尔斯公司董事长吕强认准“一辈子一个杯子”,通过“科技+”赋能,提升品牌附加值,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王力集团、步阳集团坚持诚信经营、诚信服务,以安全门为主导产品,不断拓展市场,成为行业知名品牌企业。
打造“金”字品牌,助推转型升级。打造永康五金区域公共品牌、持续释放会展经济红利、厚植质量标准建设优势、推动品牌提质升级,每一项都不简单。疫情的反反复复,给各类会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但是危机也是机遇。近年来,各类“云展会”、直播带货风起云涌。我们要练好内功,适应经济发展变化,举办各类线上线下展会,同时不让展会变成一种走秀、一次表演。到2024年底,我市将新增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企业100家以上,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以及先进团体标准、“浙江制造”标准等40项以上,新增五金类发明专利30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9家、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认证企业30家。这些规划实现后,永康五金区域公共品牌将拥有硬核力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古人尚且体会如此之深,我们更应目光长远、持之以恒,打造一流品牌,让世界五金之都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