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坚决守住“舌尖上的安全”

我市成功创建全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市

  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坚决守住“舌尖上的安全”

  我市成功创建全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市

  本报讯(融媒记者 颜元滔 通讯员 周凌) 4月21日,省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公布首批浙江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我市被正式命名为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

  近年来,我市紧扣“食安永康,品质永康”目标,持续完善市域食品安全治理体制机制,落实党政同责、推进整体智治、加强风险治理、推动社会共治,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向好,公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为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我市聚焦数字赋能,打通全网监管链条,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成立全省首个“食品安全溯源联盟”,构建全程追溯体系,累计上链企业31家、生产经营主体294家,接入“阳光工厂”26家,在全省率先实现食盐、猪肉“浙食链”风险智控全覆盖;全省首创“浙冷链”扫码异常动态监测机制,首创“三色智控”核查平台,打造进口冷链食品全流程监管闭环;在省内率先实现“浙农码”与“浙食链”数据共享、互联互通,打造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体系,累计纳入农业主体737家,开具农产品合格证4.6万张,实现农药使用的记录监管全覆盖,为全省创造了经验,打造了样板。同时,我市深化网络餐饮“一件事”集成改革,狠抓“浙江外卖在线”应用落地,打造放心消费环境。截至目前,全市共接入“阳光厨房”外卖商家1601家,覆盖订餐量90%以上,“浙江外卖在线”商户端激活1591户。

  为坚决守住“舌尖上的安全”,我市强化闭环管控,保持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高压震慑态势。全面推行良好农业规范,深化食用农产品安全治理,检验检测3626批次,合格率达98.3%,不合格产品100%完成闭环处置。突出过程监管,以负面清单抓“低小散”规范、示范清单抓“中小微”提升、树立行业标杆抓“大中型”引领,规上食品生产企业实现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覆盖,12家“名特优”小作坊全部实现5S管理和亮化达标。保持执法震慑,以校园食堂、农村集体聚餐点、网络订餐单位等高风险场所为重点,坚持重拳出击、铁腕执法,深化行刑衔接机制,形成高压态势。去年,我市累计开展联合检查32次,规范各类生产经营行为454家次,排查消除隐患133个;查办食品安全案件105件,刑事立案9件,破获省标案件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22人被终身禁止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为凝聚社会力量,我市深化“保险+服务”,在金华首推“食安公益险”,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学校、农村家宴厨房全部纳入公益险范畴,保障“一老一小”和农村集体聚餐安全。目前,全市生产经营主体投保256家,保额达8.06亿元,保费规模金华领先。强化“内部+外部”监管,组建全省首支社会督导志愿队,聘请各界人士共同开展社会监督、科普宣传、后厨直播,打造食品安全云端宣传品牌和全社会共建、共享体系,有效推动了全市食品安全整体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

  据悉,省食药安办将对获得命名的县(市、区)定期开展跟踪评价,发现问题的将视情采取责令整改、通报、暂停称号、取消称号等方式,确保获得命名的县(市、区)持续符合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标准。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我市成功创建全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市 2022-04-25 永康日报2022-04-2500014;永康日报2022-04-2500015 2 2022年04月25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