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发扬“蚂蟥精神” 聚力招大引强

——三论深入开展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

  发扬“蚂蟥精神” 聚力招大引强

  ——三论深入开展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

  本报评论员

  在新时代“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自然资源禀赋不足的永康,孕育了茁壮的五金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遍地开花。雨林生态的大花园里,长出了不少参天大树,引领五金产业发展。

  正是由于蓬勃发展的本土产业,我市内部一直存在如何更加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源,做好育强与引大之间有效协调的辩论。但是,在工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楚地理解招商引资才是“源头活水”,在我市创造了五金产业“无中生有”奇迹的基础上,做有中生优、优中做强、后能变先的文章,以项目投资量质提升促进经济发展再续精彩。

  永康制造配套完整,产业资源丰富,有招大引强的现实基础。经过40多年发展,我市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模具、设计行业不断延伸,五金零部件应有尽有,形成了独特的优质生态、独有的特色产业。现在支撑永康制造稳步前行的八大五金支柱产业,无疑也是在这样一片成熟土壤中成长起来的硕果。而近几年在永康大地上生根发芽的信息技术和健康医疗器械产业,则是五金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通过内引外联培育出来的“新苗”。真正体现引进一个项目,培育一个龙头,形成一条产业链条,打造一个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实践证明,只有摒弃悲观心理和坐等观望思想,打破区位决定论、交通瓶颈论、资源制约论的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多一些“无中生有”的超前谋划、谋定后动,多一点敢闯敢试、敢想敢干的劲头,才能把更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把更多的“无”变成“有”。

  永康五金转型提速,创新动力十足,有招大引强的现实需求。现阶段,快速变化的市场给五金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迭代升级需求愈加迫切。招商引资作为外部输血的重要手段,能够达成拉高产业层次、开发创新潜力、延伸产业链的目的。聚焦五金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制造企业的现实需求,通过开展全链条、跨链条整合招商,着力招引头部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集聚要素、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发挥产业乘数效应、园区聚集效应、资本膨胀效应,提高附加值,从“卖产品”升级迭代为“卖品牌”“卖技术”“卖文化”,进一步强化特色产业优势,提高发展动能。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发扬“蚂蟥精神” 聚力招大引强 2022-04-22 永康日报2022-04-2200017;永康日报2022-04-2200019 2 2022年04月22日 星期五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