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产业+旅游”铺就村民共富路

——“共同富裕‘永’争先”融媒新闻行动①

  “产业+旅游”铺就村民共富路

  ——“共同富裕‘永’争先”融媒新闻行动①

  最美人间四月天,乡村共富展新颜。

  暮春时节,春意盎然。连日来,市融媒体中心“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共同富裕‘永’争先”融媒新闻行动第一采访小组先后走进江南街道山门头村和西溪镇寺口村,探寻两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产业+旅游”的共富密码。

  {

  {

  共富大赛道

  山门头村:网红景点托起村民共富梦

  岗谷岭景区

  连日来的好天气,让山门头村岗谷岭景区迎来旅游小高峰,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这个项目很不错,我很喜欢,适合周末的时候带小孩过来体验。”刚刚体验完丛林飞车项目,游客杨雄伟直言“很惊险、挺刺激”。

  坐上飞车,沿着1200米长的滑道,穿行于青山绿水间,体验速度与激情的极致快感……新投资建成的丛林飞车项目,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新宠”。

  这也让有着村民和工作人员“双重身份”的郎神才忙碌了不少。

  “从早上8点钟开始,到下午5点钟结束,每天来玩的人很多。”郎神才说,景区现在已安装了电灯,过段时间晚上也要对外开放,“相信以后游客会越来越多,我们打心眼里开心。”

  其实,除了在景区上班拿着固定的工资,郎神才还种了一片杨梅,每年都有一定的收入。像郎神才一样,增收致富的路宽了,村民们感觉生活越来越有奔头,成为山门头村推进共同富裕实现美丽变迁的一个生动缩影。

  山门头村由上山门和下山门两个村合并而成。在行政村规模调整之前,两个村都是集体经济薄弱村,基础条件差,大部分村民的收入主要靠种植杨梅、挖竹笋和外出务工。“特别是上山门,之前还欠了一大笔债,卫生费也没人交,老百姓的意见很大。”山门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郎大军说。

  如何回应群众期盼、突破发展瓶颈、带领村民致富,成为摆在村两委面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为此,山门头村两委以行政村规模调整为契机,在完成资产资源整合、还掉历史欠债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坚定不移走“产业+旅游”的发展之路。

  在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山门头村以“乡贤资助+村民入股”的形式,筹款1000多万元,建起了岗谷岭景区一期探险项目。

  2021年5月1日,岗谷岭景区正式营业并迅速走红,成为众多游客的热门打卡地。每逢周末或节假日,都会有大批游客前来景区游玩。截至目前,岗谷岭景区建成游乐项目23个,接待游客累计30多万人次,年营业额近千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首批50多名收入相对较低的村民在景区里有了一份稳定工作,户均年收入增长了3倍。

  “再过几天就是‘五一’了,景区开放也将满一年。希望村两委再接再厉,多谋划好项目,吸引更多人来玩。”说起即将到来的“五一”长假和景区的未来,村民郎德星眼里充满期待。

  村民的期待,就是村两委的努力方向。今年,山门头村有了新目标: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启动岗谷岭景区后续开发建设。

  连续多年举办杨梅节,让山门头村声名远扬。但鲜为人知的是,除了“杨梅之乡”的名头,山门头村还是藏在深闺的“婺剧之乡”。每天晚上,很多村民都会来到村文化礼堂,唱婺剧、学打鼓,现场热闹非凡。目前,村里成立了腰鼓队、大鼓队、舞龙队、江南婺剧园等,成为村民追求精神共富的重要载体。

  婺剧爱好者和表演队伍众多,为丰富岗谷岭景区旅游项目提供了支撑。“我们将利用景区现有的水上舞台,全力打造夜经济。”郎大军说,接下来将在水上舞台推出婺剧和舞龙表演,既丰富旅游业态、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也为村民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今年,山门头村还将加快谋划岗谷岭景区后续开发建设,通过招商引资,重点打造温泉度假和儿童教育实践基地项目,争取在五年之内景区年营业收入突破5000万元,带领村民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寺口村:文旅融合按下共富加速键

  西溪影视基地

  作为我市推进文旅融合的“优等生”,寺口村依托毗邻东阳横店的地理优势和优渥的自然生态资源,无中生有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影视+旅游”共富路。

  “最穷的时候,村里甚至连保洁员的工资都付不出。”寺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董良彪说,“从2014年开始,我们凭借一片树林子,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董良彪口中所说的这片神奇的林子,就是寺口村的樟树林,如今已成为西溪影视基地的核心区域。樟树林占地百亩,有大小樟树3000多棵,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樟树200多棵,极为罕见珍贵。

  2014年8月,首个剧组《游击英雄》找上门,在樟树林取景拍摄,让寺口村在横店影视圈一炮走红。

  与人造景为主的横店相比,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加上东永高速的加持,寺口村的这片樟树林深受古装剧组和战争剧组的欢迎。

  “别看这片林子从外面看其貌不扬,但它却是横店影视圈的‘大明星’,很多知名演员都和它合作过。”董良彪说,仅樟树林这一处,村里每年的收入就有200万元。

  2015年,在西溪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寺口村成立了西溪第一家影视公司,大力发展影视产业,并与横店影视城达成合作,提供外景拍摄服务。

  随着越来越多的剧组进驻,西溪影视基地应运而生,以寺口村的樟树林为核心的影视拍摄点范围不断扩张,并辐射到周边桐塘、西山、三联等12个行政村,形成了四大拍摄区、27个拍摄点的连片规模。

  近年来,寺口村影视外景拍摄基地每年接待剧组200多个,吸引游客30多万人次。为了将这些剧组和游客留下来,转化成经济效益,寺口村启动了声势浩大的农房改造计划。作为改造的重要内容,一条长约300米的影视旅游商业街即将开工。

  “吃的、住的、玩的都有,专门为拍摄剧组提供配套服务。”董良彪介绍,这条影视旅游商业街采用“集体产权+村民入股”模式,建成后将进一步夯实村民共同富裕基础。

  影视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村民也从中发现商机,纷纷将民房设计成各式各样的民宿。“影视产业发展起来,为我们办民宿做好了铺垫。”村民吕关忠相信,今后的日子肯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共富小故事

  乡村游让村民在家门口

  吃上“旅游饭”

  岗谷岭农庄位于岗谷岭景区,被绿水青山簇拥,是山门头村的网红餐厅。“中午刚刚接待了60多位客人,晚餐也已经有2桌预订了。”业主卢巧玲告诉记者,村庄发展旅游,他们跟着沾光,生意越来越好。

  时光拉回到2019年。山门头村党组织换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环境的优化、队伍的完善,让干部们有了更大的动力,也让村民们有了参与建设的信心。看到盼头的村民,一年之后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众筹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全力发展乡村旅游。有乡贤率先响应,回村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并带头出资300万元,吸引90%的村民入股。

  家乡的变化,让原本在外打拼多年的卢巧玲有了回家创业的念头。早年间,卢巧玲一家在东北做零售生意,生意还不错,通常一年只在春节期间才回趟家。“近几年,每次回来,家乡的变化都让我感到欣喜。”卢巧玲说,当她得知村子要发展旅游时,就想干脆回家发展,这样还能兼顾家里的老人。

  这个决定没让卢巧玲失望。“生意最火的时候,一天的营业额就达到了4万元。”卢巧玲说,除了节假日,餐厅平时也不缺客人,开业一年来,还积累了不少回头客。

  如今,岗谷岭景区一期项目已竣工,二期项目正在谋划招商引资。今年“五一”假期后,景区还将开放夜游等项目。卢巧玲已经计划在门口多摆几张桌子,增加冷饮服务。

  “接下来,天气热了,游客会越来越多,生意会越来越好。”卢巧玲笑着说。

  岗谷岭农庄

  共富数字化

  智慧平台

  带游客玩转景区

  “根据线上的旅游导览,可以看到我们现在正处于小镇客厅的位置,再往里走就到了樟树林,里面有竹隐山居、大通客栈等景点。如果你是第一次来景区的话,我推荐你去西山景区玩一玩,晚上可以住在影视旅游民宿村。”在西溪影视基地,工作人员正通过智慧旅游平台,向游客介绍如何玩转景区。

  去年,西溪镇创新打造了智慧旅游平台,游客只要通过手机扫描景区二维码,就能进入线上旅游导览,了解景区景点及周边配套设施。不仅如此,景区导览还有VR功能,可以观看不同场景。

  记者扫描二维码实际体验了一番,看到里面有景区介绍、周边推荐、景点查询和推荐路线的功能,并且把卫生间、停车场、餐厅、购物和游客中心的地址标注出来。

  “通过数字化旅游平台的打造,整合了旅游资源,打造旅游闭环,提升管理水平。”西溪镇党群工作办副主任颜丽雯说,他们将利用智慧平台将旅游日常监测、管理、服务分类整合,提升游客的体验感,使景区的管理更加智能化,后台收集的数据也能够为完善智慧景区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依据,为下一步共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共富小圆桌

  山门头村村民朱献多:

  我们村地处永康、缙云交界,早些年很冷清。2019年以后,村里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开始发展旅游业,很多村民入了股。

  现在,村里很少有闲人,都到景区赚钱。我也入了股,以后每年都有分红,增加了收入,日子越过越好了。

  山门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郎大军:

  岗谷岭景区开业快满一年了,营业收入近千万元。目前,乡贤借款基本上还掉了,接下来就能给村民分红。现在,不管是村干部还是村民,对景区的发展都抱有很大的希望,也都激情满满。下一步,我们计划开发新项目、发展夜经济,让全体村民都富裕起来。

  山门头村村干部郎永胜:

  作为村干部,看到村子发展得这么好,我感到十分自豪和欣慰,再苦再累都很值得。

  曾经,村里缺少支柱产业,发展一度滞后,村民对我们的工作也不信任。现在,村民很支持我们的工作,党员干部做事也很有热情,走在共同富裕这条路上,我们信心满满。

  寺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董良彪:

  从2014年开始,我们村凭借一片树林子,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如今,影视基地每年接待剧组200多个,吸引游客30多万人次。为了将这些剧组和游客留下来,村里启动了农房改造计划,计划采用“集体产权+村民入股”模式,打造一条影视旅游商业街,进一步夯实村民共同富裕基础。

  共富新征程

  江南街道山门头村

  西溪镇寺口村

  对于江南街道山门头村来说,岗谷岭景区建设仅仅只是走向共同富裕的第一步。接下来,该村会做好村庄建设,特别是结合今年的省美丽乡村建设,将村庄游和景区游结合起来。

  同时,依托景区建设,村里还将打造民宿等相关的服务产业,把山门头村打造成为集“吃住玩游学养”为一体的生态乡村旅游综合体,成为永康人的“后花园”,吸引更多游客。

  “五一”过后,山门头村还将着手抓夜经济,增加夜间灯光秀、水上表演等项目,用别样的灯光景色,吸引市民前去打卡,进一步拉动夜间消费,带动山门头村旅游业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

  经过9年的发展,西溪镇寺口村的影视产业已经步入正轨。从下个月开始,该村的影视旅游商业街项目就要开始施工,计划今年完成一期项目。商业街的建设是寺口村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通过店面出租、民宿建设,该项目将为村民增收致富创造条件。

  接下来,该村将高起点推进农房改造,打造“一街一场二中心、四纵四横主干道”的影视旅游特色村。规划包括建设文化广场、游客中心、商业中心、星级酒店以及民宿、影院等配套设施,将寺口村打造成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影视旅游特色村,为村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融媒记者 陈晓峰 黄俊 张赤奎 吕旭斌 王靖宁 吕鹏 田佳琪 郑爽 陈维坚 卢斌


永康日报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00004 “产业+旅游”铺就村民共富路 2022-04-22 永康日报2022-04-2200008;永康日报2022-04-2200012;永康日报2022-04-2200010;永康日报2022-04-2200011;永康日报2022-04-2200009;永康日报2022-04-2200007;永康日报2022-04-2200017;永康日报2022-04-2200013;永康日报2022-04-2200020;永康日报2022-04-2200027;永康日报2022-04-2200021;永康日报2022-04-2200034;永康日报2022-04-2200037;永康日报2022-04-2200044;永康日报2022-04-2200036;永康日报2022-04-2200018;永康日报2022-04-2200014;永康日报2022-04-2200022;永康日报2022-04-2200028;永康日报2022-04-2200035;永康日报2022-04-2200039;永康日报2022-04-2200038;永康日报2022-04-2200043;永康日报2022-04-2200019;永康日报2022-04-2200015;永康日报2022-04-2200016;永康日报2022-04-2200023;永康日报2022-04-2200024;永康日报2022-04-2200025;永康日报2022-04-2200026;永康日报2022-04-2200029;永康日报2022-04-2200030;永康日报2022-04-2200033;永康日报2022-04-2200031;永康日报2022-04-2200040;永康日报2022-04-2200032;永康日报2022-04-2200041;永康日报2022-04-2200042;永康日报2022-04-2200045 2 2022年04月22日 星期五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