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旭升在与企业家座谈时指出
各尽所能共克时艰 化危为机共促发展
章旭升在与企业家座谈时指出
各尽所能共克时艰 化危为机共促发展
本报讯(融媒首席记者 陈晓苏) 当前企业发展面临困难,难在哪?4月20日,市委书记章旭升用一天时间,以走访企业、现场办公、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询问企业诉求,探讨解决之策。他强调,既要把握大势、坚定信心,又要增强底线思维、忧患意识,各尽所能、共克时艰,做好精准识变、科学应变的先手准备,危中寻机求突破,化危为机抢先机,齐心协力推动企业稳健发展,为加快打造“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委副书记、市长胡勇春主持座谈会,市领导陈美蓉、胡积合、郑云涛、李浩锋、吴东明、胡天忠、胡文建、朱彭年分别参加。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原料和成品进出难,贸易受阻,库存积压,订单骤降……国际形势及疫情反扑等各方面因素叠加,我市不少制造型企业认为正遭受着一场史上最严重的“倒春寒”。即使是这样,很多企业和上下游企业一起努力,相互扶持,有的还主动降价,让利给客户。与此同时,他们也称,虽然未来情况不明朗,但“危机期”也是“窗口期”,专注地做好自己的事,时间终会给出想要的答案,“政府帮扶如此给力,我们对未来发展有信心,我们对永康有信心。”
这份信心,来自于新时代实业专注研发制造,靠30亩地跻身百强的经历;来自于东锐电器独辟蹊径,做到细分领域国内领先的故事;来自于顺虎铝业以党建带工建促发展,有望成为国际一流的实践。从当天上午走访的情况看,这些企业都经受过不同的考验,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但多年来在研发和创新等方面的投入与积淀,或锻造了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或拓宽了企业由出口转内销的成长路径,或增强了企业“不求做大,但要做强”的坚定自信,成就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底气。
这份信心和底气,由此成为座谈会上的主流声音。当天下午的座谈会上,16位企业、行业协会负责人,跳出企业看行业,立足眼前看未来,大家说困难、找问题、谈想法、提建议,敞开心扉、畅所欲言,都表示要正视困难、树立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发言里,新思维、新模式、新机遇满满,无一例外地指向新发展:立足品质和品牌,有的提议培育链主型企业,开展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带动共赢发展,提升产业链水平;有的提议抢争行业试点,引导推动全行业加大技改投入,提升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有的建议加快打造特色产业园,探索“租赁+代建”模式,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助力企业释放新活力。
章旭升充分肯定企业家群体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以及企业家对永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对大家提出的具体问题一一回应。他说,从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看,企业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和压力,但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要坚持,越是要向前。无论从经济形势,还是政策利好,以及企业家的反馈情况看,短期内肯定有影响,但永康企业发展韧性强,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一系列坚实支撑,激励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广大企业更要认清形势、把握大势、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充分释放我市制造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危局中开新局,在加快打造“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的新征程中再作新贡献、再创新辉煌。
章旭升强调,广大企业要在实践创新驱动上有更大突破,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管理创新和成果转化,练好内功、抢占先机,掌握核心技术,掌握行业话语权,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争做数字化智能化的先行示范。要在提升发展质量上有更大作为,保持定力、深耕细作,既要注重质量和规模,也要积极打造品牌和标准,探索抱团发展、兼并重组等模式,释放有效联动和集聚效应,走好“专精特新”之路,掌握行业话语权,使更多企业成为“隐形冠军”,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同时要发挥表率作用,增强隐患意识,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带头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员工培训、企业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扎根永康、稳健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千方百计、全力以赴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强化企业困难监测服务,梳理共性和个性问题清单,逐一落实,并形成问题跟踪、反馈闭环,强化纾困扶持政策落地,在第一时间、不折不扣落实惠企纾困政策的同时,要加快出台更加精准、更大力度的政策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支持企业蓬勃发展、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