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低效用地整治提升 腾出第二个永康

——二论深入开展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

  低效用地整治提升 腾出第二个永康

  ——二论深入开展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

  本报评论员

  年产保温杯超12亿只,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年产防盗门3700万樘,年销量占全国70%;电动工具总产值达167亿元,总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在浪潮经济的推动下,永康完成一轮轮沉淀和积累,最终形成了八大五金产业聚集地,成为享誉全球五金产业的“世界工厂”。

  永康的辉煌成就在于众多蓬勃发展的中小微企业。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拼搏劲头,给永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百舸争流、奋勇前进的新时期,部分曾经“显赫一时”的企业没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面大量广的低效用地拖累了五金产业快速前行的步伐。从产业结构和核心技术的角度来看,永康制造 “大而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协调,同质化竞争、耗能严重、假冒伪劣、环境污染等问题较突出。全市工业用地存在投资强度低、开发强度低以及土地闲置和低效利用等问题。容积率1.4以下的土地面积超过1万亩,供而未用工业土地超过1000亩。全市仍有村级工业集聚点59个,占地面积6000多亩。

  作为全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战略的发源地之一,永康更应该在过去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低效用地整治提升的步伐。什么样的“笼”得腾、该换什么样的“鸟”,得用亩均效益说话。通俗地讲就是让不下蛋的母鸡没粮吃,少下蛋的母鸡少吃粮,多下蛋和下优质蛋的母鸡吃得更多更好。

  (下转2版)

  低效用地整治提升的关键,在于从“数量论英雄”到“亩均论英雄”,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腾笼换鸟”的背后,折射出“亩均论英雄”发展新逻辑。对“英雄”,应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论雌雄、排座次、分类别,是手段而非目的,在于借此传递出重质量而非纯粹看数量、重强度而非纯粹看速度的新标准。只有奖优罚劣,既正向激励又反向倒逼,实现用地、用能等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才会树立一个鲜明的导向。

  从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到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实施意见及工业用地收储规定,再到“6个一批”行动,我市明确低效工业企业认定4项标准、5项整治验收标准,并将通过限期开发建设、整治改造提升、政府收购收储、企业整合重组、严格用途管制等举措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整治。

  低效用地整治行动,提升才是目标,更需注重深化对存量传统优势产业的重新认识,通过创新技术、创新机制,着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发展,促使一大批“老鸟”“旧鸟”也变成“新鸟”“壮鸟”。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低效用地整治提升 腾出第二个永康 2022-04-20 永康日报2022-04-2000021;永康日报2022-04-2000027 2 2022年04月20日 星期三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