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发展黄金机遇期 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
——一论深入开展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
紧抓发展黄金机遇期 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
——一论深入开展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
本报评论员
永康工业起步早、发展快、韧性足。“墁塘之路”开创了民营经济的新模式,五金精神撑起八婺工匠的新脊梁。从国内首台角向磨光机到浪潮经济,有口皆“杯”、五花八“门”、“车”水马龙、别“具”匠心……呈现了永康五金发展的盛况。永康企业家勇于挑战、敢于创新、善抓机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增长点,掀起一波又一波发展的巨浪。
然而,近几年来永康工业经济发展面临失速风险。规上工业增加值金华占比连续6年下降,有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占比全省倒数第2,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占比从2016年的31.1%下降到2021年的14.5%。单纯的数据可能让人的感受还不是那么强烈,对比一下永康曾经的地位,这种地位滑落的感受则更为深刻。作为浙中工业的“老母鸡”,永康工业曾一度高居金华首位,龙头引领集聚永武缙产业集群,被誉为浙江“最稳定的块状经济之一”。如今工业发展优势逐渐消失,甚至被反超,瓶颈凸显、困局已成,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时不我待。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永康已经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退无可退、必须奋起、背水一战、放手一搏。金华市委书记凌志峰亲自给“开方用药”,要求永康“率先在五金产业转型升级上杀开一条血路”。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发展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我们有乘势而上的外部条件。省、金华市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全面展开,聚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扫清障碍。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我们有跨越赶超的内在需求。全面规范低效用地,改变产业“低小散”的面貌,科技创新、品牌建设驱动企业快速发展,融入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
蓝图已然绘就,关键在于抓好落实。为打好、打赢五金产业转型升级这场硬战,我们做好了充分准备。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开展思想大讨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组建低效整治、招大引强、数字化转型、创新强工、质量品牌提升5大攻坚专班,锚定夺取6大标志性成果目标,科学制定14项支撑政策,细化分解300多项工作任务,转型升级攻坚战蓄势待发。
当前,我们正处在前所未有、错过再难有的黄金机遇期。机遇就是变革的关口,就是转换动能、转型升级的攻坚过程。在大有可为的时期,我们唯有用只争朝夕的竞进姿态、持续不懈的努力奋斗、迎难而上的锐意变革,才能推开机遇的大门,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开创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