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亚运”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面塑“亚运”
昨日,在城区城北东路一家棕编工作室内,棕编艺人黄丽绸正在教授小朋友制作面塑亚运吉祥物,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黄丽绸的指导下,孩子们揉搓捏制出吉祥物的头、身、手,并给手中的面团披上各具特色的服饰。不到20分钟,亚运吉祥物“莲莲”“琮琮”“宸宸”的面塑造型宣告制作完成。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是汉族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早年,面塑艺人挑担提盒,走村串巷,“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他们的作品被视为一种小玩意,不能登大雅之堂。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大家的重视。
在爷爷的影响下,黄丽绸自幼学习棕编手艺。2018年,为了更好地将永康五金元素融入非遗技艺中,黄丽绸开始在网上搜集捏面人的图片、视频,如饥似渴地学习面塑技艺。4年的时间里,黄丽绸手中诞生了成百上千件的面塑作品。她还利用空余时间,无偿为孩子们开设面塑课程,让民间面塑这一技艺代代相传。
除了制作面塑,黄丽绸还向孩子们介绍了三个吉祥物的由来,以及它们分别所承载的良渚文化、钱江潮、京杭大运河等历史人文和精神内涵。
“作为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运用自己的面塑手艺,创作亚运吉祥物,为亚运会助力,希望亚运会取得圆满成功!”黄丽绸说。
融媒记者 吕晓婷 摄
为亚运面塑作品绘画
孩子们观看黄丽绸制作面塑过程
黄丽绸与学生一起展示亚运吉祥物面塑作品
脸部塑形
调整装饰
捏出轮廓
X
喜迎亚运·省运
孩子们为面塑作品进行头部创作
卡通亚运面塑作品
十二生肖亚运面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