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献真知灼见 共谋发展良策
——来自金华市两会上的“开发区声音”
![]() |
![]() |
![]() |
![]() |
![]() |
![]() |
![]() |
争献真知灼见 共谋发展良策
——来自金华市两会上的“开发区声音”
4月12日下午,金华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在此次两会上,来自经济开发区的金华市人大代表,怀揣民生福祉,心系发展大计,献务实之策、尽监督之责、做惠民之事、聚团结之力,为加快推进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健全企业管理制度
预防民企员工职务犯罪
欧阳波(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近年来,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因法律制度不健全、企业内部防控不到位等原因,民企员工发生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国家公务人员受贿等职务犯罪行为日渐增多。民营企业也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如取证困难、治理缺陷、亲情羁绊等,以及司法机关对打击此类违法犯罪的处罚力度不够等原因,影响此类违法犯罪治理效果。
我建议,由“公检法司”联合开展打击民企员工职务犯罪专项行动,通过强打快审严判,形成震慑效应;对商业贿赂、采购舞弊等背后“关系网”开展集中整治,铲除领域内违法犯罪滋生土壤,并将追赃挽损作为衡量侦办成效的最终标准,查清保全受害企业财物流向;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打造区域企业员工职业信用数字平台,防止员工隐瞒过往违法犯罪史,降低企业对入职员工做背景调查的成本;建立区域企业“反腐”联盟,将反复作案、有严重失信行为人员纳入监管,实施联合抵制,从源头上净化用工环境;公检法等部门要以上门送法、上门析案以及举办法治讲座等形式进行警示教育,全面提高民企员工的守法意识;结合办案实例,针对不同类型企业、不同管理环节存在的漏洞,及时提出司法建议,帮助企业健全管理制度,防范相关风险。
高质量推进工疗型“残疾人之家”创建
加强“企二代”培养
王钟忆(永康市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
工疗型“残疾人之家”是解决残疾人就业、康复的有益尝试。目前,我市已建立13家工疗型“残疾人之家”,稳定就业率100%,较好实现了“三类残疾人”从“需要家人照顾的拖累者”到“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转变,走出了一条工疗型“残疾人之家”的永康道路。但放眼全金华,工疗型“残疾人之家”建设仍受制于顶层设计不健全、组织方式不足等因素。
我建议,加快研究制定《金华市工疗型“残疾人之家”管理暂行办法》,从顶层规划明确创建工疗型“残疾人之家”的总体目标、建设要求、政策扶持措施等内容,高质量推进创建工作有序有规落实;鼓励残疾人就业,尤其是低保家庭残障人士初次就业、再就业的予以相关政策支持;参与创建企业要建立进入退出机制,对于参与创建企业连续3年评定达到四星及以上的,给予企业现有扶持政策的双倍奖励;鼓励当地优秀知名企业参与工疗型“残疾人之家”慈善基金的设立,专款专用,款项用于对工疗型“残疾人之家”创建有突出贡献的有关人员、服务机构进行奖励,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支持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同时,针对民营经济发展问题,我建议政府加强“企二代”的教育、培养,帮助消化培训内容,加速引导他们找准自身定位,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制定推出相关政策
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陈泽鹏(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当下是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人才支撑是核心,筑巢引凤是基础,留住人才是关键。所以在这个时期,我觉得引进高端人才、做好人才培养、留住人才非常重要。同时,应聚焦品牌建设,打造企业自主品牌和永康区域品牌。
高端人才引进需要政府和企业合力完成。政府持续完善扶持政策,让他们有第二故乡的归属感,从而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为高端人才发展提供平台,让他们有干事业的源动力。在人才方面,政府和企业都要打破束缚,建立一套良好的人才引进和保障机制,精准有效地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从各方面加强留人措施,建立在永人才关爱机制,如人才配套设施建设、税收优惠、人才子女教育等方面,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同时,政府还应积极推进校地联姻,加大与科研机构合作力度,加强对本地人才的培养,让优秀人才的专业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
数据贯通形成行业企业共享平台
王鹏(浙江炊大王炊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受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企业发展艰难。但企业要想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
为进一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我建议,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学习典型、标杆,增加数字化转型培训频率,以此鼓励企业积极改进研发和管理模式,树立数字化思维,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完善相关政策、标准,从规划、资金、税收等方面支持企业数字化改造,在全社会形成浓厚数字化氛围;加强整体规划,通过开放场景需求、搭建对接平台、强化政策支持,与企业一同探讨以应用场景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推进行业企业数据贯通,实现数字化全局协同,打造共生型组织,形成行业企业共享平台,推动行业企业良性发展。
如何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我觉得应加快低效用地改造,通过行政监管、市场监管等方式整治和淘汰低价竞争、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行为,净化市场,为实施先进制造业崛起战略铺平道路。政府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建设品牌渠道、智能制造等一系列转型升级改造,不断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与企业家联系及企业家精神培养,引导“企业家的企业”向“企业的企业家”转变。
政企联合引人留才
缓解企业招工难用工荒
许建毅(浙江顺虎铝业有限公司铝板车间主任)
当前,多数企业面临招工难、用工荒等问题。企业为招不到合适的员工犯难,而很多员工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或能让自己满意的企业。其实,除了企业与员工间的相互选择外,当地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也对外来人才的去留起到关键作用。
我建议,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缩小乡村学校和城镇学校在教育设施、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差异;降低对外来人才子女入学的硬性条件要求,通过留住人才的孩子,从而留住人才;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奖励力度,根据当地的产业性质、企业需求,由政府举办或协办相应密集度较高工种的培训机构,满足企业对不同工种人才的需求;可针对不同职业工种,制定相关技能考核机制,让更多员工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通过考核取得相应证书,对有突出贡献的予以一定奖励,激发外地员工在永康工作的热情;由政府牵头,为企业搭建相应院校人才引进的桥梁,对接部分技能型院校,针对重点产业,企业可直接在院校开展相应的技能人才培训。
补齐公共卫生治理短板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网
林惠珍(市一医医共体经济开发区分院全科医生)
当前,疫情形势严峻,疫情防控工作任务依旧艰巨。
面对疫情大考,我们不难发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力量仍较薄弱,公共卫生网基础不牢。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面对各项工作日益精细化、快速化要求,基层医务人员连续超负荷工作;很多基础医疗设施硬件跟不上最新要求,导致工作受到影响。
我建议,根据防控要求,对外来人员集聚的乡镇,适当增加编制;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设立补偿专项资金,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用于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建立有效激励措施,以利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持久抗疫,为基层减负;加快建设基层医疗卫生网,在每个行政村、社区、规上企业、学校设立卫生室,加强公共卫生和疫情防控业务培训,同时每个村(社区)建立环境消毒队伍,配备相应的物品器械,深入推进基层群防群治、联防联控。
融媒记者 潘燕佳 程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