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社会·看点

在外漂泊29年 不知亲人在哪里

市救助管理站助游子续亲情

  在外漂泊29年 不知亲人在哪里

  市救助管理站助游子续亲情

  本报讯(融媒记者 何悦 通讯员 牟跃奔) 日前,在市救助管理站门口,几名工作人员陪着一名坐轮椅的男子焦急地等待着。不一会儿,一辆皖牌照的小轿车在门口不远处停了下来,车上下来几个风尘仆仆的人。其中,一中年女子仔细打量了坐轮椅的男子后,红了双眼,抱着他痛哭起来。

  这是一个迟到了29年的骨肉相聚画面。年少时踌躇满志出门打拼,但遭遇生活失意又与家人失去联系的邵某终于续上了断裂已久的亲情。

  据悉,今年3月初,因多处骨折坐在轮椅上无法行走的邵某来到市救助管理站求助。在核实身份信息的过程中,因他不愿细说家庭情况,该站工作人员敏锐地感觉到了其中的不寻常,反复开导他:“现在这个时候有家人在身边,可以更好地照顾你。如果有什么不方便说的话,我们可以帮忙沟通。”

  在工作人员的悉心关怀下,邵某终于松了口。原来,他年少时从老家安徽省阜阳市到北京打拼,这一走就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并转辗来到我市。“我出来这么多年,没有办理二代身份证,也没有家人的联系方式,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只知道老家在阜阳市。我过得不好,没勇气寻找家人。”因为带着全家期待出门,却没有出人头地,邵某提亲情怯,只能沉默思念。

  听完邵某的故事,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一边将其临时托养在养老机构照料,加强心理关怀,帮助其做好回家的心理,打消他“不敢回家”的顾忌,一边着手开展寻亲工作。该站先联系公安部门,将照片发过去进行人脸比对。可惜照片对比无结果,也没有查出身份证号码,这就为寻亲工作增加了难度。随后,该站通过全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发布寻亲信息,同时联系阜阳市救助管理站,请对方通过当地部门协调核查信息。

  幸运的是,邵某家人很快看到了这则寻亲信息。其实,邵某失踪后,他的家人始终没有放弃寻找,父亲盼他回家从中年到了老年,唯一的心愿就是有生之年能再见儿子一面。而他的兄姐在当地人口失踪管理处报案登记,每年都要到弟弟当初在北京的落脚点附近查找线索,但都石沉大海。我市救助管理站发布的消息,让邵某家人看到了希望。

  因为难以通过照片辨认,邵某家人在与市救助管理站联系后,次日便驱车赶到我市。一声声哽咽地呼唤、一行行滚烫的热泪,这种亲人相见、骨肉团圆的画面,让在场的工作人员无不动容,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寻亲的意义和救助管理工作的使命。

  “寻亲服务是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做好这项工作。”该站负责人胡云生说。


永康日报 社会·看点 00004 市救助管理站助游子续亲情 2022-04-12 永康日报2022-04-1200007;永康日报2022-04-1200009 2 2022年04月12日 星期二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