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战鼓酣”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开发区项目工程建设跑出“加速度”
![]() |
施工现场“战鼓酣”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开发区项目工程建设跑出“加速度”
堰头小微企业园建设现场热火朝天
作为我市工业经济主战场,经济开发区如何加快经济增长、产城融合、转型升级?答案就是推动项目和建设工程。这两者是增量之源、发展之本,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当前,开发区在抓好疫情防控同时,把加快推进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做到疫情防控和重点项目建设两不误。连日来,开发区各个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正有序推进,随处都能看到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4月7日,记者走访各个施工现场,了解开发区在建工程建设情况。
三条主要道路均已开工
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
4月7日,记者在堰头小微企业园看到,挖掘机、运石车来回作业,已清理出一条边沟。边沟底下,两名工人正在铺水泥,准备涵管埋设。这是堰头小微企业园基础配套工程(一期)建设现场,施工内容主要是三通,为小微企业园下一步建设夯实基础。
据了解,堰头小微企业园是开发区实现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土地亩产效益,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增长极。整个小微企业园规划用地面积31.78万平方米,目前已有40家企业完成区块选择,待配套设施工程完成后,厂房建设也将提上日程。
“堰头小微企业园作为开发区的重点项目,完工后对堰头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企业入驻后,流动人员就多了,村民收入也会相应增多,村集体经济也会逐渐壮大。”堰头村联村干部许凌昊说。
堰头小微企业园的道路配套建设是开发区今年三条重点道路工程之一。目前,东吴路道路项目建设、堰头小微企业园基础配套工程(一期)、锡山西路(皇城路以西)均已陆续开工建设,这对开发区交通路网的进一步完善大有助益。
完善交通路网是事关民生、城市发展的重要工程。2020年,北三环工程(开发区)实现通车,大大缓解了城北区块交通拥堵压力,推动开发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为辖区百姓提供出行便捷的宜居环境,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锡山西路打通后,不论是对我们村的发展,还是对开发区整个道路网的完善,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苏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振富告诉记者,以往苏溪村村民往新农贸城方向,只能走九州路,不仅路远,而且格外拥堵。锡山西路打通后,村民外出、附近企业的来往都会更加便利。而且,永康市现代五金科技产业园也选址在附近,这也为苏溪村发展带来机遇。
此外,东吴路连接了黄塘下村和栋陇村,也为伟创源电池电机电控建设项目的落地建设提供了道路支撑。
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助力开发区转型升级
开发区企业较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较大,而人才也是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所以如何留住人才也成为开发区一直在探索的问题。金蓝领公寓的建设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一项目对留住人才、推动五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为劳动者红利。
4月7日,在开发区金蓝领公寓建设现场,记者按要求戴口罩、登记信息、扫防疫码后,才得以进入施工现场。在现场,记者看到每辆运输车驶离施工现场前都先经过清洗池,确保不带泥土上路;挖掘机工人操作挖掘机开挖土方;测绘人员对开挖地块进行测绘;有的工人正在扎钢筋,有的工人操作打桩机下钢筋笼。不远处,在已建好的办公用房前,项目负责人一边查看施工情况,一边叮嘱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据悉,开发区金蓝领公寓位于九鼎路以北,名园北大道以西,于2022年1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于2025年7月29日完工,共1934套公寓。目前,该项目已完成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正处于土方开挖阶段,共计开挖方量600余万立方米。
金蓝领公寓为开发区企业解决了如何留住人才的问题,西朱电子信息产业园则为开发区拓展了工业发展空间,更提高了西朱村村集体留用地亩产效益,助推开发区产城融合、转型升级。
当日,记者从西朱电子信息产业园物业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已有市涛涛科技有限公司、市易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钧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荷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永康新起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入驻,其中新起点公司还处于厂房装修阶段,其余7家已基本完成装修,即将投产。目前园区内还剩下2幢标准厂房以及4个单元的厂房空置,已有不少企业报名入驻。
融媒记者 潘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