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义利并举 以义为先

——六论贯彻全市“扛旗争先 拼搏实干”作风建设大会精神

  义利并举 以义为先

  ——六论贯彻全市“扛旗争先 拼搏实干”作风建设大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南宋状元陈亮是我们敬仰的先贤之一,他给我们留下一大笔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陈亮留下来的‘义利并举,以义为先’的精神气质还有没有?”在全市“扛旗争先 拼搏实干”作风建设大会上,市委书记章旭升的第六问可谓切中当下积陋习成癖的现象,而忘掉或抛弃先贤崇高精神赋予我们应有的精神气质。

  “义利并举,以义为先”在于“大”气,要有家国情怀。先贤陈亮的一生始终保持着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他把国家民族命运看得比生命还重。

  而当下,我市一些企业主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会“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只习惯于“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好像只要自家富、家族富就行了;一些党员干部安于现状,缺乏站在全局、大局等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一亩三分田”,眼界不高,只守牢自己那只“金饭碗”,不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其实,“小富”并不能安,企业主只有跟上时代步伐,拥有家国情怀,才能基业长青;党员干部只有放眼世界,胸有家国,才能与时代同步,干出一番事业,开创一片天地。

  “义利并举,以义为先”在于“硬”气,要有担当精神。先贤陈亮冒着入狱的风险,“复仇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臣鬓发苍”,矢志抗金,五次向孝宗皇帝上书,呼吁南宋当局发奋图强、重振国势。他的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是一种风霜雪雨自奋强的硬气。而在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当中,面对难点、堵点、痛点,不敢拼硬、缺思路的现象依然存在,只会做墙头草、温室花,而没有像青松一样挺且直,体现党员干部应有的风骨。

  “义利并举,以义为先”在于“生”气,要有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先贤陈亮一生为士、为农、为商,从历时数十年的实践当中体悟出“农商并籍”“义利并举,以义为先“的思想。他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去干事,终于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

  而在实现当中,不少企业主缺乏一以贯之的求实精神,喜欢雨过地皮湿、与世偃仰,不努力做时代的中流砥柱。但我市的发展正需广大企业主任尔东西南北风,都能展现发自内心的勃勃生机、蓬勃动力。

  “义利并举,以义为先”在于为富而仁。先贤陈亮极力批驳在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为富不仁的说法,认为要“为富而仁”,并举了他身边的不少例子。

  其中,永康人孙天诚经商致富绝不是“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而是用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商准则而富甲一方。同时,他在乡里大施善事,同情扶助贫困失学青年,重视教书育人,且富有成效。他同村的徐子才、胡行仲都是贫苦出身的青年学子。孙天诚不仅没有歧视他们,而且“皆妻以女左右之”,并在他的支持、鼓励下,徐子才、胡行仲“联登进士第”,成为有用之才。于是“乡里莫不讙(欢)言”,传为美谈。

  另外,“义利并举,以义为先”还体现先贤陈亮敢于拼搏、勤于学习、勇于钻研等精气神。

  当下,我市正在打造“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更要求我们用先贤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来滋养心海,让顽疾不“顽”,让无力者有力,让有力者前行!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义利并举 以义为先 2022-04-01 永康日报2022-04-0100017;永康日报2022-04-0100021 2 2022年04月01日 星期五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