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钓客
非主流钓客
□卢俊英
中年人钓鱼,是修为、是展现内力。年少轻狂时买的那么多装备,胡里花哨的,统统不要,一人一竿、一桶一凳、一坐一天,足矣!陆游曾作《鹊桥仙》提炼了钓台精神:“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夫。”中年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山水之间也!
脉脉深流水,殷殷姜尚钩;莫道渔获少,独钓一江秋。天气渐暖,又即将进入新的钓季。
江湖,从来不缺钓客的传说。肉眼可见的证据,便是以钓台为名的旅游景点似乎格外多。早在清朝,就有文学家严懋功曾经总结过:自古名胜以钓台命名繁多,陕西宝鸡市渭河南岸之周吕尚钓台、山东濮州之庄周钓台、江苏淮安汉韩信钓台、福建闽县之东越王王馀善钓台、湖北武昌区江滨之吴孙权钓台……然均不及桐庐富春山严子陵钓台。
北宋著名大家范仲淹先生曾有为富春江严子陵钓台撰写石碑碑文《严先生祠堂记》,其中“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名句衬好景,流传至今。也正是由于人民景仰严子陵甘愿贫苦、淡泊名利的品质,导致数百年来假冒伪劣周边盛行,据说全国冠名自称是严子陵钓台的已有十几处之多。真可谓: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钓者留其名。
我虽非名人,却也是喜欢钓鱼的。正经的钓客,眼里有鱼、心里有江湖、胸中有丘壑。
少年人钓鱼,是纯粹的快乐。小时候钓鱼,所有用具都是自己动手制作。钓竿是山上砍来的小竹子,大小趁手的就是好鱼竿。鱼线、鱼钩必须讲究,冒险从外婆笸箩里偷丝线和针也是值得一试的。鱼漂从大公鸡身上拔毛也就有了。鱼饵来源丰富、口味众多,只要你下得去手。春秋季节通常到阴沟挖蚯蚓,夏天打来苍蝇装满火柴盒子,如果还不够则可临时在浅水里翻石头找水虫子。我还曾经在溪滩抓小八脚螅和小圆蛛,扯去腿留个肚子钓鱼,获得的宝贵经验是:中鱼效果与饵料恶心程度不成正比。
青年人钓鱼,是应酬,是另一个战场。进入社会,朋友之间增进感情、单位里组织活动,都少不了钓鱼。鱼钩未下水,就先操心装备。一套像样的钓鱼装备,就像一身像样的外套,成为初涉江湖的年轻人眼中的盔甲、值得花钱的刚需。钓箱、竿包、遮阳伞、手竿、抛竿、竿架、鱼钩、钓线、坠子、浮漂、饵盆、抄网、鱼护……各种装备,宁多不少、宁奢不简。钓竿买碳素的,不要玻璃钢的,“便宜的竿子钓不了大鱼”。钓箱买伽玛卡兹、贝克力、达亿瓦的,品牌排名看着靠前、听着拗口的总没错。蚯蚓红虫和各种饵料都先买了带上,腥香的、发酵的、鲜甜的、酸臭的;还有炒焦的麦麸、浸酒的米粒、窖藏的五谷、嫩甜的玉米,打钓窝用。混江湖,谁不是尽力想比别人挣得更多的外挂和机会呢?
中年人钓鱼,是修为,是展现内力。年少轻狂时买的那么多装备,胡里花哨的,统统不要,一人一竿、一桶一凳、一坐一天,足矣!陆游曾作《鹊桥仙》提炼了钓台精神:“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夫。”中年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山水之间也!正如李白诗中所说,“钓台碧云中,邈于苍山对”,哥钓的是寂寞。
但是,如此超脱的境界,不为人知岂不可惜了?赶紧低调发个朋友圈,配个九宫格或一小段视频,不断刷新看着点赞增多,发现这才是此次钓鱼的目的。
看官勿笑,钓客可以不在乎鱼,但是不能不在乎社会影响。不然,何以姜太公特立独行直钩钓鱼、严子陵“披羊裘钓泽中”,难道他们就不能像其他普通钓客一般,蓑衣斗笠、5.4米手竿、1.5号主线、0.8号子线、伊豆4号鱼钩、枣核浮漂、蓝鲫速攻九一八饵料,好好钓个鱼吗?
还真不行,人家那会儿不还没有微信朋友圈嘛!迫不得已,俩前辈绞尽脑汁策划了另类方案,经过一番大回天龙的运作,终于成功钓到了周文王、汉光武帝那种顶级傻白鲢。
江湖非主流钓客,注定不会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