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两会特别报道

启新程开山破浪 谋新篇笃行不怠

龙山代表团紧扣共富主题积极建言献策

  启新程开山破浪 谋新篇笃行不怠

  龙山代表团紧扣共富主题积极建言献策

  过去一年,龙山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工业强基、文旅互融、和美示范、共富先行”的奋斗目标,以扛旗争先的拼搏姿态交出了一份“经济强”“环境美”“治理好”的喜人答卷。

  两会期间,为继续走好新时代赶考路,龙山镇的人大代表们提前深入一线调研,倾听民意民声,紧扣共富主题积极建言献策,为2022年发展献上了不少“金点子”。一起跟着记者去听听吧。

  牢记拼搏实干 让民生福祉持续增“富”

  2021年,龙山镇各项工作卓有成效,以“建强一个平台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深化文旅主题引领产程发展新融合”“提炼一项经验形成社会治理新模式”“坚持一种理念打造城镇整理新样板”为主要内容的四张“金名片”熠熠生辉,既定的“基础治理呈现新貌、社会事业高质发展、民生保障有力夯实”目标圆满实现,可谓成绩喜人。

  成绩振奋人心,蓝图催人奋进。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开拓进取,继续争当全市各项工作“排头兵”,扎实推动全镇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龙山力量”,也成了我们亟待思考解决的问题。

  我认为,龙山镇2022年应紧紧围绕“工业强基、文旅互融、和美示范、共富先行”的战略定位,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锻造政务铁军,全力构筑产业发展新平台,创新探索发展一批共富项目,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为全镇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全力书写好“十四五”龙山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令其成为东永一线共富示范带上的耀眼明珠。

  应文宇

  引领文旅融合 探索产业共富新路径

  当前,浙江正在深入挖掘宋韵文化,以陈亮“事功”之说为代表的浙东学派也受到广泛关注,在我看来,这对于龙山镇而言,是推进文旅融合、打造文旅名镇的绝佳机遇。

  龙山镇历史悠久,坐拥“陈亮文化”“越野赛事文化”“影视文化”等丰富文化资源。近年来,龙山镇深耕“义利并举,义字当头”的陈亮精神,各行政村也随处可见以“陈亮文化”为主题的墙绘、特色鲜明的街角小品。与此同时,越野运动也成为近年来龙山旅游的标志品牌,以龙川文化园为载体的“影视+”产业也带动周边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影视新业态的前景。

  用好资源禀赋,促进文旅融合,是龙山探索产业共富的新途径。在此基础上,我提议,龙山应该继续狠抓文旅经济,以多产业融合激发发展新动能,撬动龙山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紧跟时势,深入挖掘名人文化,积极谋划陈亮主题系列活动,为“文化龙山”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方子欧

  净化政治生态 夯实文明共富之基

  作为龙山镇的一大特色亮点工作,2021年,“龙山经验”诉源治理指数应用初步纳入全省重大应用“一本账”跑道;龙山司法所获评全市首个省级“枫桥式”司法所;以联络站化解案件为原型的法治微电影《三只小猪》被带到了全国两会,“龙山经验”真正走入了全国人民的视线,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这一基层社会治理模板。

  尽管“龙山经验”被更多人熟知的现状令人欣喜,但我们不得不直面仍有许多群众不知“龙山经验”的事实。为了不断提升基层自治能力,我建议,2022年,我市应在拓展升级“龙山经验”的同时,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效,深化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的“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开发并在全省推广使用“龙山经验”诉源治理指数应用项目,推进村级事务合规审查制度建设扩面覆盖。

  同时,应加大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作用,持续深入开展法治意识宣传教育,不断净化农村政治生态,全面激发群众共治共享的内生动力,树立时代文明新风尚。

  朱小波

  推动产业集聚 打造经济共富工业强镇

  作为民营企业家,我更关注龙山工业方面的动态。过去一年,龙山工业经济突飞猛进,老旧工业功能分区“腾笼换鸟”,新旧产能转化腾挪,依托浙商回归园这一平台,全镇经济转型发展火力全开,向建设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的目标冲刺。

  营商环境是水,企业就是活鱼。身处其中,我相信龙山镇这片“水塘”未来可期。以我所在的包装行业为例,现在金华地区共有20多家包装企业,其中8成产能供给永康,而龙山有4家,占了永康的2/3,可见龙山包装行业的发展潜力。依靠技术更新,我们传统行业仍旧充满活力。然而,土地和人才资源缺乏,产业凝聚力不足,制约了龙山企业的发展。

  因此,我建议龙山镇在2022年应进一步激活发展空间,以浙商回归园为抓手,牵头搭建集聚平台,增强产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以产业平台的引擎效应带动全镇经济发展;持续推进重点项目投资和建设工作,优化镇域支柱产业,深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坚持,探索推出配套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龙山工业发展积蓄有生力量,让经济总量持续增强。

  吕瑜磊

  兜牢民生保障 建设精神共富和美乡村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基层工作岗位上,我越来越认识到乡风文明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以我所在的曙光村为例,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做生意、务工,家中老人无人照应。2014年,村里建起了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共服务老人40多名。

  来村食堂就餐的大多是独居老人,饭桌上的交谈是他们一天中为数不多的社交。我们意识到,养老服务中心对于老人不仅意味着三餐,也是一种来自社会的关怀,更是他们精神上的慰藉。敬老是传统美德,养老是民生要计。为长期办好村养老服务中心,我们村由干部带头,乡贤捐资,村民捐物,爱心层层接力,补齐民生短板,将关怀送到老人心坎上。

  村美人和,乡风文明,奠定了村庄长远发展的基础。现如今,我们村庄整洁了,绿化面积增加了,村居旧貌换新颜,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了,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展望全镇,在“一村一项目”的共富发展思路引领下,龙山落后村越来越少,大家都开足马力,奔跑在共富路。

  景锋格

  融媒记者 高婷婷


永康日报 两会特别报道 00011 启新程开山破浪 谋新篇笃行不怠 2022-02-13 永康日报2022-02-1300007;永康日报2022-02-1300008;永康日报2022-02-1300009;永康日报2022-02-1300010;5568497;永康日报2022-02-1300011;永康日报2022-02-1300012;永康日报2022-02-1300013;5567797;永康日报2022-02-1300014;永康日报2022-02-1300015;永康日报2022-02-1300016;5567796;永康日报2022-02-1300017;永康日报2022-02-1300018;永康日报2022-02-1300019;5567798;永康日报2022-02-1300020;永康日报2022-02-1300021;永康日报2022-02-1300022;5568616;永康日报2022-02-1300023;永康日报2022-02-1300024 2 2022年02月13日 星期日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