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文化·五峰

王者归来

  王者归来

  □潘江涛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有敦厚之德性,才能化育和呵护万物,反过来,也被万物化育和呵护。

  年少读《水浒传》,最佩服的是武松和黑旋风。

  武松是景阳冈上的打虎英雄,那紧张激烈的打虎场面,与儿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大异其趣;黑旋风李逵的名头虽没武松响亮,但他在沂岭怒杀4只斑斓“大虫”,也是豪气冲天、风头尽显的。

  “大虫”哉,老虎也。2022,农历壬寅年,生肖属虎。

  虎的先祖是中国华南虎,起源于地质年代的第三纪。它威猛无比,是杰出的短跑健将,爆发力可达每小时80公里,瞬间即可扑杀大型食草动物;善于跳跃,一纵跨度5至7米,高达2米;嗅觉特别灵敏,加上那条粗壮有力的尾巴——既是防御武器,又能给攻击目标以致命一击。《风俗通义·祀典》甚至说:“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

  “龙生云,虎生风。”(《周·乾》)国人崇尚威武,深爱老虎的威武和力量,故把勇猛的战将称作虎将,关、张、赵、马、黄是三国时期的“五虎上将”。乃至将门虎子、虎女,连调兵的信物也叫虎符。

  坊间还喜欢把虎画悬挂在中堂,即便没有中堂,也要将它张贴于正对大门的墙壁上,驱魔镇邪。至于虎头帽、虎头鞋、虎头枕等,更是平头百姓的日常物件。

  老虎称雄山野,昼伏夜出,偶尔遇到人类,也会主动回避。倘若伤人,必有原因:一是生病或受伤,特别是被人打伤之后,会变得凶猛十倍,不置来犯者于死地,决不罢休,故有“老虎屁股摸不得”之说;二是饥不择食,来者皆捕;三是保护幼仔,哺乳期母虎尤其警觉凶猛。

  老虎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一头成年老虎一个晚上可啃食30公斤左右的肉食。因此,一只老虎要想存活下来,至少得有一大群中型食草动物为食物链。

  然而,自从人类成为地球的统治者之后,一个原本万物共生的生态循环链被人为折断,“人”与其它所有动植物割裂成对立的两极关系。于是,老虎成了“恶兽”的代名词。

  难怪,成语“谈虎色变”“虎视眈眈”“为虎作伥”“虎口余生”……俗语“坐山观虎斗”“伴君如伴虎”“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等等,皆指虎的凶残本性。不过,在历代笔记中,老虎还有另外的形象。

  清人张潮辑录的《虞初新志》说,有一个樵夫,不慎失足于虎穴。老虎在分饲小虎的同时,竟给他分食了一些麋肉,后来又驮着他回家。为了报恩,樵夫在虎被猎人擒捕之后,便也“以死请命”。

  韩孝子千里寻父,途中遇到老虎,就躺倒装死,老虎不吃死尸,去闻他的鼻子还出不出气?韩孝子使劲憋住,不料虎须扎进鼻孔,突然打个大喷嚏,竟把老虎吓跑,以为人要吃它哩!

  “鲁奖”得主、浙江省作协副主席陆春祥一直致力于历代经典笔记的阅读与写作,其《笔记中的动物》涉及老虎的有3篇,其中《拍马屁的老虎》最是耐人寻味。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但老虎要拍的对象并非同类,而是传说中的猛兽:駮。《尔雅·释畜》说:駮如马,倔牙,食虎豹。

  陆春祥古事今鉴,由物映人,善意针砭:“故事终究是故事,但这只善于拍马屁的老虎在马屁辞典中确实算得上经典,尽管它因为拍马屁而送了性命,所以我宁愿将它看作是真有其事。人间的马屁可以拍出各种各样的水平,老虎或动物界为什么就不可以甚至超过呢?!”

  笔记虽“野”,却是正史的折射镜,真实、去伪、不装,往往趣味横生。

  马屁拍到了马腿,可笑亦也可怜。不过,大文豪韩愈却看到了老虎的软弱无助:“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豹来衔其尾,熊来攫其颐。猛虎死不辞,但渐前所为。虎坐无助死,况如汝细微。”而我平生所见,老虎亦多被关在人类为其特制的“监狱”里——有的是铁笼子,有的是水泥池,有的一座偌大的山丘,早已威风扫地。

  哈尔滨建有“东北虎林园”, 占地面积144顷,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散放、科研、饲养、观赏为一体的饲养繁育保护基地。

  若去观光,还得换乘一辆酷似囚车的中巴车——车窗敞亮,外头焊着一根根粗粗的铁条。透过车窗,浑天衰草之中,影影绰绰闪过一些黄褐色的身影,它们机警而敏捷地向外觊觎;或是独往独来,堂皇地漫步土路,像个目空一切的巡视官;更多的老虎,则散卧于各自的领地沉思默想,面相狡黠阴险。

  漫漫林海,曾是东北虎的乐园。它之所以背井离乡,迁往俄罗斯远东地区,缘于“两场浩劫”:一是日本帝国侵华时的森林滥伐,二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支援内地建设的林木采伐。

  东北虎林园创办于1986年。“放虎归山”乃建园初衷和最终梦想,也是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目标高远,实现艰难。中国政府孜孜矻矻,连年投入巨资,“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清除‘套子’专项整治”行动双管齐下,使得马鹿、梅花鹿、野猪、狍子等种群快速恢复,也为东北虎回归储备猎物、开辟绿色通道。

  动物是人类共生共栖的朋友,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2021年第10期《绿色中国》杂志亦说:东北已经是至少55只野生东北虎的家园,而且未来能够支撑300只野生东北虎的生存。

  东北虎属中国Ⅰ级保护动物且是濒危野生动物,其迁移、定居最能反映东北地区生态系统的整体状况。

  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等第一批国家公园,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其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跨吉林、黑龙江两省,与俄罗斯、朝鲜毗邻,保护面积1.41万平方公里。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有敦厚之德性,才能化育和呵护万物,反过来,也被万物化育和呵护。

  中国有幸,“王者”有幸!


永康日报 文化·五峰 00007 王者归来 2022-01-24 永康日报2022-01-2400010;永康日报2022-01-2400012;永康日报2022-01-2400011 2 2022年01月24日 星期一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