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去年5月31日,我国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11月25日,我省新修订的《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通过并施行,明确了延长妇女产假、增设育儿假和独生子女陪护父母假等系列措施。
面对这一波波生育福利“大礼包”,市民们都有些什么想法?近日,记者随机采访了我市几位70后、80后、90后的市民。
某幼儿园的小朋友红红火火庆元旦(图文无关) 通讯员 李侠征 摄
吕诺琛(90后):意外享受188天二孩产假很开心
近日,记者来到吕诺琛家时,看到这位90后妈妈正忙着照顾4个多月的小宝贝。“运气真好,新政策出来后,自己还能享受188天的产假,太让人意外了。”吕诺琛兴奋地对记者说,本来她在2021年11月底就要回单位上班的,新政出台后又可以安心宅家带娃了。
吕诺琛今年25岁,就职于我市一家企业单位。3年前,她顺利生下大宝,等产假结束回单位,就带着3个月的宝宝和婆婆一起上班,方便照顾。“孩子小,喂奶次数频繁,带着方便。但由于工作累,5个多月就断奶了。”吕诺琛说,带孩子真的辛苦,延长产假可缓解全家人压力。
自一孩出生以来,吕诺琛夫妻俩晚上自己带娃,白天则由公婆照顾。二孩出生后,家里又请了专职保姆。“大宝上幼儿园后家里清闲多了,但现在又多了二宝,担心老人身体吃不消才请阿姨,现两娃支出费用每月至少1万多元。”吕诺琛说,现在育儿成本太高,多亏家庭条件还可以,才没影响全家人的生活质量。
当提及是否要生育三孩?吕诺琛表示再作考虑。“等孩子再大些,自己就有精力专注事业发展了。”吕诺琛笑着说。
徐阿峰(90后):并不排斥多生几个孩子
90后的徐阿峰是家中独子。前两年,他与妻子结婚后,顺利添丁。白天夫妻俩忙着上班,孩子由公婆帮忙照顾,晚上则自己带。“自孩子出生1年多来,发现父母亲一下子老多了。”徐阿峰说,看到全家人都这么累,真不想生了。
其实,徐阿峰的父母思想观念传统,在他们看来,一个家庭多子多孙是最大的财富,带小孩再辛苦也值得。每次,老人看到可爱的孙子,就觉得生活更有意义了。徐阿峰的妻子在事业单位上班,工作能力强,大学毕业就顺利考取了心仪的单位。虽然她在生第一个孩子期间,体验了生育、带娃、休假等系列变化,连刚有起色的工作也被中断,但每每看着可爱的儿子,下意识里还想再生个孩子,让孩子能有个亲密的兄弟姐妹相伴到老。
“老婆想生,我劝她暂时不要生了。”徐阿峰说,趁现在年轻可以享受更多美好的生活,若再生个孩子,就要天天围着他们转。何况,养儿防老是老一辈的想法,年轻人考虑的是过好当下。
其实,在徐阿峰身边,有多位亲戚各生了4个孩子,平时父母亲也经常旁敲侧击让夫妻俩再添个宝宝。“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多了还要多置办家业,想想就累心。不过,若意外怀孕我们还是会慎重考虑的。”徐阿峰笑着说,自己其实并不排斥多生几个孩子,现在自家生活过得挺好,父母亲帮忙购置了城区的房子,身边又有孙子陪伴。有他们帮忙带娃后,夫妻俩就有精力打拼事业,以后才能有更好的精力、财力育儿,岂不皆大欢喜。”
禇妙苗(80后):已育有两个孩子还想再生一个
“我还想再生一个孩子。”近日,85后的褚妙苗经常会想起丈夫对自己说的话,为了这事她开始翻找相关资料,为顺利生孩子做准备。
褚妙苗与弟弟相差2岁,两人从小玩到大,感情好。2015年,25岁的她与郎先生喜结连理,并与公婆同住。郎先生家办厂多年,生活条件优越,结婚后她就到自家企业上班,从事外贸工作。
2016年,褚妙苗的大女儿顺利出生。2019年,二女儿呱呱落地。为减轻她的负担,家里请了两名保姆分别做家务、照顾孩子,提升一家人的幸福感。“虽然不用操心孩子们的育儿费用问题,但父母的陪伴对孩子们来说也很重要,我担心添了三宝后没时间照顾好宝贝们。”禇妙苗说,自家条件还好,自己也还年轻,为了这个大家庭,她愿意鼓起勇气再生一个。
提起想生三宝的决定,禇妙苗说想法很简单,一来满足丈夫的愿望,二来身边办企业的家庭生三孩的挺多。正如大家所说,再生一个就多一份热闹,一家人热闹和美的氛围觉得挺好。
徐忆梅(70后):
上有老下有小
压力山大顾虑多
“儿女双全,我肯定不考虑生了。若要再生个娃,下半辈子几乎没啥人生自由了。”聊起三孩生与不生,70后的徐忆梅斩钉截铁地说,过了45岁,身体好才是硬道理。
徐忆梅今年46岁,家住城区,家境优越。她29岁时生下大宝。2016年两孩政策全面放开后,夫妻俩积极备孕,并于2017年5月顺利生下了小宝,凑成了一个“好”字。
“虽然二宝带来很多快乐,但一大家子事情多了,心也更累了。”徐忆梅说,像自己这种年龄真正体会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大宝小时候父母帮忙带,现在老人年纪大了自身也需要照顾,何况自己也不年轻了。
徐忆梅的顾虑不无道理。她与丈夫都在国企上班,每天准时打卡,加之读高三的大宝需要关心,读幼儿园的二宝每天要接送,平时还要抽时间看望老人们,整天忙忙碌碌的。尤其是当看到年龄相仿的一孩家庭,夫妻俩可腾出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后,对生育三孩更加望而却步了。
“生完二宝后,身体状况不如年轻时恢复得好,还落下了产后病。若有机会重来,依然会毫不犹豫选择生二宝,毕竟兄弟姐妹最亲,等父母老了孩子们可以彼此照顾。”徐忆梅说。
■记者手记
深入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014年1月单独两孩政策开始实施,2016年1月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经过一系列政策落地,我国生育政策已从控制人口数量向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转变,我市也出现了2014年、2016年、2017年的生育小高峰,特别是2016年、2017年,我市户籍出生人口超过9000人,是近40年来出生人口最多的年份,比平常年份增加了30%。
此次新修订的条例送来了一波生育福利,如女方生育一孩延长产假158天,生育二孩、三孩延长产假188天;宝爸们可以休15天护理假;在子女三周岁内,夫妻双方每年还可以各享受10天育儿假;如果你是独生子女且家庭老年人年满60周岁,每年就可享受5天独生子女陪护父母假等。同时,《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男方护理假、育儿假、独生子女陪护父母假期间的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由用人单位照发等等。目前,我市结合省条例正在细化完善一系列相关政策。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我市生育子女意愿从高到低依次为二女家庭、一子一女家庭、二子家庭,其中二女户家庭生育第三孩的意愿相对强烈,尤其是办厂经商家庭;以生育区域分析,生育意愿城郊村居民相对积极,这与其经济条件相对优越有关,其次是农村居民、城镇居民;从生育年龄分析,生育意愿依次是80后、90后、70后。从目前情况看,80后的夫妇属全面三孩生育主力,70后妇女由于已过了适龄生育年龄,虽然她们在全面三孩的“目标人群”中,但实际却难成为“行动人群”。
目前,生育力因素、家庭经济条件、职场影响、住房和人力条件、对孩子养育质量考虑等多方面因素,直接影响了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今后,随着育儿友好型社会创建的不断深入、生育相关配套的政策和支持措施相续到位,三孩政策效应也会缓慢释放,将有利于推动我市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全国巾帼文明岗
监督电话:87126426
□融媒记者 秦艳华
通讯员 郎跃武
既服务到人
更服务到心
YBJ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