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整村推倒重建 打造电商创业园 引进万达广场
黄城里村:三部曲奏出产业兴村最强音
开栏语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对浙江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进行了全面部署。
面对重大使命,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提出了打造经济富强、城乡富美、民生富足、精神富有“四大图景”。依靠工业而富的开发区各村因地制宜,先行探路,为实现乡村振兴树立了样板,让共同富裕既看得见也摸得着。近日,本报记者深入到开发区各村,与各村干群一起谈打算、话发展、找答案。即日起,本报推出“共同富裕看经济开发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美丽的黄城里村
□共同富裕看经济开发区
□融媒记者 徐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产业,以党建作为引领,以产业为引擎,厚植农村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补齐发展短板,才能事半功倍,实现村强民富的目标。
经济开发区黄城里村,曾是村容村貌破旧、巷道狭窄难行的落后村。在党建引领下,该村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找准定位,应势破局,不到10年,通过整村推倒重建、打造电商创业园、引进万达广场三部曲,奏出了产业兴村的最强音,村民手里“金饭碗”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从宜居宜业到宜游宜购,黄城里村的共同富裕之路独具特色,“村庄即是城,生活赛市民”成了该村的写照。
一部曲——
整村推倒重建
腾出产业发展空间
黄城里村一边是城区,一边是经济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2012年5月,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金星的带领下,该村顺势而为、精心谋划,借政策“东风”,确定农房改造拆迁实施方案,迅速拉开新农村建设大幕。
按照方案,该村拆迁安置按照“一户一宅、限额安置、货币找差、自愿拆迁、违章不计”的总原则,在村庄规划范围内对拆迁户进行安置,每间面积约40平方米,以户为单位,合理分户。
拆迁素有“天下第一难事”之称。黄城里村推倒重来,意味着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牵动着每一个人敏感的神经。村干部心里很清楚,拆迁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不能摆正群众的“利益天平”。村两委班子舍小家顾大家,着力维护村民合法权益和村集体利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各项工作。面对拆迁政策处理过程中利益交织、纷繁复杂、接踵而来的矛盾,村干部敢于直面问题,挨家挨户走访,讲政策、摆道理、谈规划、话希望,少的十几趟,多的几十趟,经常连饭都顾不上吃。
村干部的耐心和真心,换来了村民的理解与支持。村民对政策从不理解到理解、从“要我拆迁”变为“我要拆迁”。仅用半年时间,该村就完成了规划、评估、确权、公示等一系列工作,拆迁协议签订率达99.3%,腾空率达99%,创下了“黄城里速度”。
2013年3月14日,对于黄城里村村民来说是一个大喜的日子。这一天,黄城里村新农村改造建设工程正式开工,规划建设的房子既有4层的低层,也有8层的小高楼,还有3层的别墅。根据规划模式的不同,分成了A、B、C、D四个区块,将打造成一座集居住、商贸于一体的城市新型社区。
2016年年底,除了别墅区块的新房,黄城里村其他区块的新房都已建成,全村90%以上村民都住进了堪比高档小区的新房。因为规划超前,黄城里村称得上是我市“智慧社区”的样本。全村统一色调的外墙、统一规划的人行道倚廊、统一的绿化给人一种怡然的感觉。楼与楼之间看不到“蜘蛛网”管线,自来水、天然气、有线电视、通信等管网、管线全部走地下。全村家家户户都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只要用手机就可以开门;空中布满了电子天眼,给治安加了安全保险。村民的生活处处透着科技范。
二部曲——
打造黄城里电子商务
创业园促村民增收
2016年,黄城里村村两委不断创新思维推动新农村建设,凭借高品质的村庄规划和区位优势,成立了永康经济开发区电商创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高标准打造了一个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1454间店铺的电子商务创业园,成为我市首个集迅捷、智慧、活力、共赢于一体的市级电子商务创业园区。
在电商创业园的硬件和软件打造上,黄城里村村两委融入了很多的“硬核元素”:硬件上,投资600万元,打造园区免费WiFi系统、“全球眼”专业版治安监控系统和商户信息管理服务系统,提供园区IDC主机托管服务,建设了“跨境通”专线及云计算服务中心,实现了百兆光纤入户。软件上,黄城里村结合《永康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实施办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入驻的电商、仓储物流企业及服务机构等实行租金补助,最高为租金的70%,不超过30万元;鼓励行业协会举办电子商务免费培训,按照培训规模,每个培训项目补助1万元至1万元;对市电商领导小组认定的电商人才(副高以上职称、硕士以上学历)或从国家级重点库引进的拔尖人才,纳入住房保障范畴,给予子女就学便利等优惠。
经过4年多的发展,黄城里电商创业园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电商创业热土,吸引了300多家商户入驻。在这些入驻企业中,有来自江西、云南、贵州、山东等地的商户,经营的商品包含日用品、厨具、五金制品等多个种类。此外,一些永康本土企业也在黄城里村设立了电商窗口。截至目前,黄城里电商创业园已实现网络交易额近10亿元,并于2018年成功入选省电子商务十强专业村,列入2019年省电子商务示范村名单。
在村支书林金星看来,黄城里电商创业园在提升农村产业化效益、增加村民收入、推动开发区产城融合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商创业园的房屋产权属于村民,收取的租金也归村民所有。按照地理位置和装修不同,创业园每间商铺的年租金为2万元至5万元,加上村民可以出租自家闲置房屋,每户村民每年可增加5万元至15万元收入。
自电商创业园正式投入营运以来,带给村民的不仅仅是生活的便利,更重要的是捧在手里的“金饭碗”含金量越来越高。
三部曲——
引进万达广场
实现小村庄博取大项目
“明年,这里就要正式开业了,到时候村民的生活更加城市化了。”10月27日上午,村民林先生站在自家的楼顶,看着马路对面万达广场区块不断“长高”的房子,心里说不出的喜悦。
万达广场项目亦称黄城里电商创业园二期项目,是列入省市县长工程的重点项目,总投资65亿元,占地面积14.8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于去年5月22日正式开工建设。万达广场集购物中心、影院、星级酒店、步行街、商住楼、公寓为一体,成为我市高品质的生态宜居城市综合体,对完善城市功能和提升城市品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建成后,我市商业中心的建设也将翻开崭新的篇章。
“万达广场项目从2019年开始筹备酝酿、打磨细节、确定方案,在市委、市政府和规划、建设、发改、财政、综合行政执法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村级集体留用地为依托,实现了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成为全市具有标杆意义的高端综合性城市商贸服务项目。在确保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优化提升城市配套建设。”林金星说,万达广场落子黄城里村,意味着该村继创造了农房改造的“黄城里速度”后,又一次创造了以小村庄博取大项目的“黄城里典范”。
林金星介绍,万达广场开业后,黄城里通过向星级酒店出租楼房,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00万元,加上后续住宅区块的地下车位出租,万达广场项目一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00多万元。同时,每个社员还将通过万达广场项目分到约80平方米的回迁房。
值得一提的是,接下来,黄城里村将继续推动高品质“智慧社区”建设,打造文化康养中心;建设幼儿园和小学,完善教育配套设施;加快培育新业态,提高村民物质生活水平,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