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百年初心·永康印记

文章导航

  走进郎下

  大型融媒新闻采访行动(十六)

  西城街道郎下村建于南宋,距今有880多年历史。近年来,郎下村合理利用资源,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创新,走出了一条“量身定做”的振兴之路,先后荣获省A级旅游村、金华市文化旅游体育示范村等荣誉。近日,融媒记者走进这个历经八百春秋的古村落,全方位感受它的生机和活力。

  齐心协力 投身村庄基础建设

  刚到郎下村村口,远远就能看见那棵赫赫有名的“樟树娘”,这位树龄已达千年的“老者”,正挥动着粗壮的双臂欢迎来客。树下,老人和小孩坐着乘凉,言笑晏晏。村党支部书记陈义已经等候在树旁的文化礼堂前。

  “这是我们村的鸳鸯池塘。如果用航拍器拍摄,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郎下的轮廓就像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循着陈义手指的方向,只见清澈的池塘上修建了古色古香的长廊,廊间详细记录着郎下村的发展史。

  对于村里的发展历程,陈义如数家珍,他带领记者一行绕走全村,沿途的一物一景尽收眼底。很难想象,如今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的郎下村,6年前还是西城街道的落后村庄。由于村历史遗留问题多,矛盾比较突出,数十年来,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内基础设施落后,道路泥泞不堪,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杂草丛生,村务工作根本无从下手,难以开展。“那时候,永康很多村已经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开创乡村旅游振兴之路,而我们村却将近30年没有得到发展,连续3届的村党支部书记都是由街道委派的。”让陈义至今印象深刻的是,他刚上任的时候,村集体资金只有2000元,把清洁费、工程费结算完,还倒欠1万元。

  眼前的景象,让陈义心里头很不是滋味,带领村民谋变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建设美丽乡村,要先从根本上转变脏乱差的形象。”说干就干,陈义迅速乘着东风找到了路子。2014年,依托上级大力扶持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他发动全体村民积极投身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中。治危拆违30多宗,建设街角小品20多处,旱地改水田160多亩,新建垃圾分拣房,解决农户用水问题,对永方线两侧进行加宽并绿化……每一件实事都切切实实地惠及每一个村民。

  巧搭快车 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2017年创下秀美村庄后,村两委尝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甜头,一鼓作气继续完善各项民生工程。村干部勇当先锋,全体村民凝心聚力,短短几年的时间,郎下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老宅区块铺上了石板,自来水管网全部更新,村庄电网线路全部改造,投资200多万元重建了破旧的陈氏宗祠,村庄周围破土8万多立方米打通了环村路,结束了半个村庄无通机动车道路的历史。全村所有水塘进行清淤,塘岸进行加固及美化,环村建起了前山公园、凌塘公园、竹海公园、三廊二亭,郎下村成了一个被公园、廊亭环绕的美丽村庄;为打造田园风光休闲旅游,又在村口种上1000株桃树,桃园内还铺设游步道,架起了连心桥。

  记者一行沿着环村路前行,看到后山上的翠竹林郁郁葱葱,正对面一幢幢气派的三层排屋整齐排列。陈义介绍,这是去年启动实施的旧村改造一期工程,如今已有20多户改造户顺利住进新房子。陈义带着记者敲开第一批入住村民陈新浩的新房。记者进入房间,看到屋内窗明几净,宽敞整洁。陈新浩热情地告诉记者,他是去年12月份搬进来的,“我家老房离这不远,是1987年时我爸爸建的,现在年久失修,早已满足不了我们一家四口的居住了。托了村庄整治的福,我们一家住上了大房子,现在吃完晚饭还能去公园散散步,很方便。”

  陈义说,让所有村民住上新房的目标指日可待。“我们将分批、分期、分区块开展旧村改造工作。目前,旧村改造二期工程已处于签约阶段,估计今年下半年就能启动。”

  因地制宜 发展乡村美丽经济

  在村庄建设上,陈义打趣称自己很“抠门”,因为“穷怕了”,所以不敢大手大脚,尽可能花小钱办大事。为了节省开支,村两委将拆违剩下的砖头、条石等边角料用于街角小品的建设,将池塘中清理出来的淤泥用于公园绿化,将环村路项目剩余的泥土填到其他项目中去。“那时,村里每天至少有6个项目同时开工,很多资源刚好可以相互合理利用,避免浪费。”陈义说。

  “努力终有回报。到目前为止,村集体已无外债,账目上还有一定盈余,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村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明显提升。”说到这儿,陈义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路过一座座老宅时,他欣喜地向我们透露:“这些宅子是我们郎下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准备古为今用,集中打造一批特色民宿。”

  对郎下村的未来,陈义充满了信心,在他眼里,郎下遍地是亮点,处处可作为。村里有山,适合休闲步行,目前已规划沿西门溪建3.5公里的游步道;村里有水,有小坑水库一座,大小池塘十多口,可开发渔业养殖,附带垂钓娱乐项目;村里有田,通过农田和旱地改造,可使近700亩田地进行流转,村里计划开发农家乐、大棚蔬菜、精品园艺、自摘果园、农耕文化体验的田园综合体;村庄静谧,在离村1公里处已立项建设康养中心。

  抓住这些主要优势,下一步,陈义计划着重挖掘乡村文化,围绕自然资源、特色景观,丰富郎下村的旅游业态,打造永康城区的“后花园”,发展美丽经济,带动村集体增收,让村民的口袋真正富起来。

  授旗仪式上,陈义挥舞党旗表初心

  书记表初心

  郎下村党支部书记陈义:

  为村民谋幸福,为村庄谋发展,是每个村干部的责任。既然得到了组织和村民的认可,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加倍珍惜这个适合干事的伟大时代,没有理由不加倍努力实现村庄振兴,干出一番让组织放心、村民满意、自已欣慰的事业。

  作为郎下村党支部书记,我一定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尽最大努力美化村庄环境、提高村民和村集体收入,提升广大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初心故事

  数据彰显担当精神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郎下村从30年没有变化,到6年内驶上发展“快车道”,离不开陈义这只“领头雁”。

  2013年底,上任第一天,陈义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对公共区域进行大扫除,向村民收购并清理了堆积几十年的砂石、碎砖块、破水泥楼板等杂物。村集体资金只有2000元,他主动垫资8000多元。2017年,陈义担保及垫付资金100多万元用于村庄发展。现如今,村集体资金已有300多万元。

  以前在外办厂经商时,陈义一年回村不超过3趟。上任后,他把企业交给家人管理,自己一有空就往村里跑,一心扑在村务上。2016年,郎下美丽乡村建设号角全面吹响,陈义回乡的次数越发频繁,一年有300多天在村里。其余的时间,他也没闲着,忙着拉资金、争取项目,最多一天跑了七八个部门。

  透过以上数据,既可以看到郎下村发展之迅速,也能感受到党员干部务实作为、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幸福感”是陈义口中反复强调的词语,他大力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对困难户给予接济,虚心接纳村民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他用一颗心系群众的“党心”、一片难以割舍的“乡情”,点燃了党员干部的工作激情,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任。

  激活资源要素 谋划村庄未来

  柘川村地处西城街道西北部,南临上黄水库,与永方线、永义公路相连,生态环境优越。全村现有耕地960亩,山林6000余亩,农户561户,人口1500余人,党员52名,村民代表30名。

  柘川村由大塘头自然村、柘坑自然村、柘坑口自然村合并而成。七十年前,3个自然村同属一个生产队;现如今,又合并成了“一家人”。

  “并村要并心,关键就在做事要得到百姓的认可,只有这样,大家的心才能融合在一起。”柘川村党支部书记赵伟勇介绍,柘坑、柘坑口、大塘头3个自然村地处偏远,自然资源丰富,单个村发展处处受限,串联起来才能更好地共同发展。

  此前,柘坑自然村是附近的“明星村”,在带领本村壮大的同时,赵伟勇曾多次“援建”,担任附近村的第一书记。行政村调整后,赵伟勇大事小事都跟群众商量着办,村民们对这位新的领头人十分认可。新村成立后,赵伟勇马上开展各项工作,力争在合村的同时尽快合心,以强带弱的模式已见成效。

  通过明晰工作职责、强化责任意识,赵伟勇妥善解决了多年来3个自然村党组织凝聚力松散、战斗力不强等问题,打造了一支能够带领村庄加快发展的队伍。新村融合后,柘川村以每月集中学习主题教育等思想教育活动为切入点,在民主生活会、主题党日等活动上,积极鼓励党员找差距、补短板,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意识,达成发展共识。行政村调整后,新村便接通了三个自然村之间的路灯,为老百姓送去了实惠与便利。

  辛勤的付出总会有回报。2019年,柘川村创下了“十无”村,2020年又被评为金华市秀美村。“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为村里谋发展,为村民谋幸福。”赵伟勇说。

  赵伟勇

  柘川村

  党支部书记

  1957年出生

  1995年入党

  整治危旧房 创出“潜村速度”

  今年,西城街道潜村应宅自然村的“网红”油菜花梯田美不胜收,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

  潜村靠近我市第四大水库上黄水库,永方公路从村子南面穿过,环境优美。潜村由潜村、应宅、雅英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内有雅英祠堂、应宅宗祠、九重门、前厅等古建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村里有正式党员84人、预备党员1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

  潜村美丽乡村嬗变之路,源自党支部书记钱涛等村班子成员的带领。通过田山林统一经营管理,落实美丽乡村、环村道路建设,老年活动中心、文化礼堂、路灯亮化等工程兴建,老旧电网、煤气管网改造,提升了村庄形象。

  在钱涛的带领下,潜村创出西城街道危旧房整治的“潜村速度”。“危旧房拆除既消除了安全隐患,也盘活了土地资源,有效解决住房安全生活保障问题。这是新村融合后融村融心融工作的结果,拆出了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和新村新貌。”钱涛说,今年,有50户村民兴建新房。

  潜村整村推进危旧房整治工作取得成效后,吸引了不少村庄前来学习经验。在此次整村推进危旧房整治中,潜村坚持党建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结合,积极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打造党建品牌,真正实现党员干部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的转变,也为其他村庄党建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学习的经验。

  新农村建设效果显著,村民服务也更上一层楼。“现在全省范围内都在推行‘最多跑一次’,我们这个村级365办事中心也正是响应‘最多跑一次’的号召,将简单的业务转至村里,方便村民办事。”钱涛说,这个做法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赞同。

  下一步,潜村将紧跟西城街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以党建的红色力量激发发展的强大能量,形成“党员站出来、先进亮起来、后进赶上来”的工作氛围,为西城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腾飞贡献力量。

  钱涛

  潜村

  党支部书记

  1978年出生

  1999年入党

  依托团队力量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通过20多年的努力,步阳集团党建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步阳集团党委书记程明松告诉记者,成绩的取得,依托的是团队力量。“党委工作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来开展,党建工作开展得好,对企业的发展大有益处。”程明松说,如今,步阳集团党建工作都是围绕企业各项工作开展的。

  程明松亲自挂帅操办了连续19年的步阳文化节,现已成为步阳对外宣传的一张金名片。从文体活动竞赛、技术比武到大型文艺晚会,从筹备、策划、编导、组织到活动开展,人才引进、员工招聘、安全制度制定落实等工作中,都有程明松的身影。

  “过去,生产车间烟头满地的现象十分普遍,成了老大难问题。我们通过调研分析,发现这种情况是责任落实不到位引起的。”程明松说,对此,集团党委进一步完善制度,严格落实责任,将区域管理和经济利益挂钩。整治工作卓有成效,现在,步阳生产车间看不到一个烟头。

  步阳集团一线生产员工,90%以上都是来自外省,每年暑假期间,有很多孩子会来永康与父母团聚,但父母白天上班,没人照看孩子。为了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在程明松的倡导下,步阳集团举办了暑期“小候鸟”托管班,受到了员工们的广泛好评。

  企业要发展,产品必须创新。研究院车间承担着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的重任。通过党建引领,程明松打造了一支专业素质过硬,产、学、研全面发展的团队,研究院车间已经成为步阳集团人才培养基地和产品研发高地,还率先引进了5G智能制造。研究院车间被市委组织部评为“红色车间”,有效带动了其他车间的生产转型升级。

  程明松说,下一步,步阳集团党委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续挖掘潜力,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

  程明松

  步阳集团

  党委书记

  1953年出生1992年入党

  做合格党员 助力乡村振兴

  陆如意

  溪边村经济合作社委员

  1980年出生

  2019年入党

  溪边村地处西城街道东北部,四面环山、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从三届村民代表到成为村经济合作社委员,陆如意一路见证着溪边村的发展。她说,虽然个人力量有限,但只要人人都献出自己的力量,就能为村庄发展添砖加瓦。

  为打造美丽宜居乡村,陆如意积极参加村里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和大家一起打扫卫生,清理道路沿线的生活垃圾和农田塑料垃圾,整顿农户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等。

  虽然日常工作繁忙,但陆如意主动参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她从普查开始,认真学习人口普查相关法规政策,学习相关知识技能,从前期方案制定、区域绘制划分、启动工作会议入手,积极做好宣传,入户送信。她和同事每天上门登记信息,从短表登记到长表填写再到手机信息的录入上传,共登记农户450多户,人口1450人,再加上外来人口300多人,历时2个多月,圆满完成上级交给她的任务。

  为了保护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陆如意根据上级指示对全村房屋隐患排查整治,挨家挨户上门排查,做好信息录入、房屋拍照、定位、上传等工作。

  近年来,溪边村(五联社区)在村庄整治等工作上处于全市前列,获得了国家级稻米生产基地、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村庄整治样板村、省级科技示范村、金华市级民主法治村、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等荣誉称号。

  □融媒记者 蒋中意 吴航鑫 马忆玲 舒姿 陈维坚 杨成栋 吕旭光 曹润鑫 马鑫 施俊涛


永康日报 百年初心·永康印记 00008 2021-06-23 永康日报2021-06-2300007;永康日报2021-06-2300011;永康日报2021-06-2300014;永康日报2021-06-2300006;永康日报2021-06-2300024;永康日报2021-06-2300025;永康日报2021-06-2300034;永康日报2021-06-2300035;永康日报2021-06-2300038;永康日报2021-06-2300043;永康日报2021-06-2300015;永康日报2021-06-2300021;永康日报2021-06-2300022;永康日报2021-06-2300023;永康日报2021-06-2300026;永康日报2021-06-2300027;永康日报2021-06-2300029;永康日报2021-06-2300040;永康日报2021-06-2300005;永康日报2021-06-2300009;永康日报2021-06-2300012;永康日报2021-06-2300008;永康日报2021-06-2300010;永康日报2021-06-2300013;永康日报2021-06-2300017;永康日报2021-06-2300019;永康日报2021-06-2300016;永康日报2021-06-2300018;永康日报2021-06-2300020;永康日报2021-06-2300030;永康日报2021-06-2300033;永康日报2021-06-2300028;永康日报2021-06-2300031;永康日报2021-06-2300032;永康日报2021-06-2300037;永康日报2021-06-2300036;永康日报2021-06-2300039;永康日报2021-06-2300041;永康日报2021-06-2300042;永康日报2021-06-2300044 2 2021年06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