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时政新闻

文章导航

  切莫轻易“众筹打新”“代持购房”

  其中存在的市场与政策风险均不容小觑

  □融媒记者 应柳依

  房子本是兼具居住和投资两种属性,有钱买几套无可厚非。但现实生活中有人利用信息不对称操纵市场,打法律擦边球,让购房者认为房源紧缺,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秩序。眼下,房住不炒已升至法治层面,全国上下正利用司法手段严厉打击各种炒房炒地投机行为。这样的高压监管态势,“众筹打新”“代持购房”等行为还敢碰吗?

  案例解析:

  深圳一网红盘,项目每平方米均价约13.2万元,而周边二手房均价都超过18万元,价差达到四五万元。这意味着按该楼盘最小100平方米户型算,如果摇中最少能赚500万元。

  如此大的套利空间,购房者众多也不足为奇,甚至出现“众筹打新”“代持购房”的奇葩景象。该楼盘共1171套房源,最终获得有效诚意登记客户9690批,冻结资金达339.05亿元,开盘后仅13个小时,房源全部售罄,收金196亿元。

  小住有话说:

  案例中所谓的“众筹打新”,是指很多人筹集资金参加新房的摇号。由于一线城市限购,他们选择以其中一个有购房资格人的名义买房,约定房价上涨到某个节点的时候抛出,获利按照出资比例分成。另外,“代持购房”是指不符合购房政策或不愿意出面的购房者,借符合购房条件者的名义,由自己出资购房,在房地产权簿上登记名义产权人的行为。

  以上两种炒房模式基本上是集体作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分工明确。其中不乏房产中介人员参与,他们掌握着客户资源和房源,熟悉购房环节,可以帮助炒房客规避风险。

  那么,众筹买房是否违法?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众筹买房并不违法。它是一种共同出资的购买行为,出资人所购买的房屋属于全体出资人共有。但在实践中,众筹参与者并不是为共同直接持有房产,而是委托第三方代持房产、代为管理房产、代为处置房,快速收回投资。本质上这是一种投资行为,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而是销售房产份额并尽快卖出,快速实现投资回报。因此众筹买房游走在监管的灰色地带,容易涉嫌非法集资。

  房产代持实际也存在着风险。如代持人在代持期间存私心,想占有代持房产;代持人对他人有债务不能清偿,则该房产可能被查封甚至被拍卖。鉴于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行政限制措施或实践操作等方面障碍,实际出资人将来想把代持房产过户自己名下时,操作起来会有困难或无法办理。

  小住提醒,“众筹打新”“代持购房”看似像甜蜜的果子,“食用”还需谨慎。针对以上情况,我市已介入调查管理,加大力度打击市场投机炒作行为。


永康日报 时政新闻 00003 2021-06-18 永康日报2021-06-1800010;4247791;永康日报2021-06-1800014 2 2021年06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