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百年档案·漫画党史

文章导航

  “两弹一星” 铸就中国力量

  舍家为国

  , 绘就光辉篇章

  昂扬向上,

  攀登崭新高峰

  孙振锄小档案

  姓名:孙振锄

  出生年份:1936年

  出生地:永康市古山镇

  196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军工原子工程系核爆炸测试专业。

  曾获“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书”和“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大家克服一下,只为早日实现中国氢弹零的突破。

  嗯嗯,

  一起加油!

  在中国核实验背后诸多的科研工作者中,有一位永康人,他叫孙振锄。他以地面核爆和空中光冲量项目组长的身份,连续参加导弹核武器、氢弹、地面爆炸核弹等核试验。

  我国核试验场工作环境很艰苦,在茫茫戈壁滩中,大家住帐篷、喝苦水、抗风沙……

  他们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

  太难了!

  2019年4月8日,孙振锄来到古山小学为母校师生作报告。孙振锄用自己参加导弹研究的亲身经历,为学子们种下了一颗科学的种子。他鼓励同学们学习“两弹一星”科学家们严谨的作风,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的态度,长大后成为像邓稼先、钱学森、程开甲这样的科学家,爱祖国、爱英雄、爱科学、爱家乡、爱母校、爱老师。

  徐祝卿小档案

  姓名:徐祝卿

  出生年份:1935年

  出生地:永康市象珠镇

  16岁参军,18岁入朝参战。1957年,金华一中学习。196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分配到青海二机部参与核武器研制、试验。1966年,成为首支氢弹科研突击队成员。

  曾10多次参与原子弹、氢弹研制试验,并获国家级、部级科技进步奖励20多次。

  这个数据一定要记录好,不能出一点差错。

  1963年,出生于象珠的徐祝卿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青海二机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参与核武器研制、试验。从那时开始,徐祝卿与其他技术主干,隐姓埋名扎根在青海金银滩高寒地带,从零开始参与“两弹一星”的研发和试验。

  他是我国“两弹一星”的参与者。

  在象珠四村文化礼堂内的名人榜上,徐祝卿的照片赫然在列,前来参观的村民络绎不绝。“徐祝卿让我们很自豪,我常带孩子过来看看,也让她知道我们村出过这样的名人。‘两弹一星’精神震撼人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以此为榜样,勇攀高峰,为祖国作贡献。”一位带孩子来参观的妈妈说。

  □融媒记者 应桃蕊


永康日报 百年档案·漫画党史 00013 2021-06-09 永康日报2021-06-0900008;永康日报2021-06-0900004;永康日报2021-06-0900006;永康日报2021-06-0900005;永康日报2021-06-0900007;永康日报2021-06-0900012;永康日报2021-06-0900013;永康日报2021-06-0900014;永康日报2021-06-0900016;永康日报2021-06-0900009;永康日报2021-06-0900020;永康日报2021-06-0900015;永康日报2021-06-0900018;永康日报2021-06-0900017;永康日报2021-06-0900019;永康日报2021-06-0900023;永康日报2021-06-0900024;永康日报2021-06-0900025;永康日报2021-06-0900021;永康日报2021-06-0900027;永康日报2021-06-0900026;4207714;永康日报2021-06-0900028;永康日报2021-06-0900029 2 2021年06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