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社会点击

文章导航

  为梦想放手一搏,加油吧少年!

  记者直击高考首日,还请作家就“得与失”作文

  永康一中考点,志愿者为考生送上矿泉水。

  胡林汉送考生家长回家拿身份证。

  程秀宜(右一)身穿红色旗袍为女儿鼓劲。

  7日11时30分,随着一声铃声响起,2021年高考的语文考试结束,奋笔疾书两个半小时的考生纷纷走出考场。今年,我市共有4503名高三学子参加高考。当天上午,记者兵分两路前往考点捕捉精彩瞬间。

  □融媒记者 程明星 李悦

  考生忘带身份证 爱心顺风车20分钟帮取来

  7时30分,记者早早抵达了明珠学校考点现场。此时,距离入场还有一个小时,几名考生正专心致志地在树下阅读笔记。8时许,来自永康卫校的考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排队等候进入考场。

  “啊,糟了,我的身份证落家里了。”8时7分,人群中,一名考生的惊呼,吸引了等候在一旁的市慈善总会爱心顺风车司机胡林汉的注意。

  这名考生家住丽州中路中国银行总行附近。如果她母亲骑电动车回去拿的话,来回至少要30分钟,而离进入考场仅有20来分钟了。

  “考生留下,母亲随我上车,我送你回家拿。”考虑到是上班的高峰期,拥有20多年驾龄的胡林汉很快规划好了最省时的路线。

  20分钟后,胡林汉及时将考生母亲带回考点,身份证也顺利交到考生手中。在叮嘱孩子考试一定要认真对待后,考生母亲又找到了胡林汉,再三感谢。

  “这其实没什么,今天我是志愿者,本来就是为你们服务的。”胡林汉笑道。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服务考生,胡林汉在6时30分的时候就在考生家附近等候。早在7时许,他便完成了爱心顺风车队的第一次接送。

  在现场,像胡林汉这样的爱心顺风车司机还有很多。6日,由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综合执法局、市融媒体中心、市慈善总会联合主办的“2021高考爱心助考接送公益活动”启动,100多位爱心车主热心参与。

  妈妈盛装陪同 寓意旗开得胜

  10时50分,热浪翻滚,记者又来到永康二中考点。这里有不少家长等候,他们有的拿着蒲扇,有的坐在车里,还有的始终注视着考场。考场内外,一墙之隔,两道不同的风景,墙内是奋笔疾书的考生,门外是翘首以盼的家长。

  每年高考,说起最强的“应援”,旗袍妈妈当之无愧。11时许,一位身穿金色旗袍的母亲,提着西瓜和午餐出现在校门口。

  “旗袍寓意‘旗开得胜’,我特地挑选了金色,寓意‘金榜题名’。”成女士告诉记者,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她希望女儿一出来就能看到我,让女儿知道妈妈在。

  11时20分,在永康一中考点,一位红色旗袍的母亲格外引人注目。

  “都说穿旗袍有好寓意,我特意准备了一件,图个吉利,希望孩子能考上理想的学校。”考生黄竹君的妈妈程秀宜说,为了给孩子加油鼓劲,自己与丈夫特意请了4天假,全心全意陪伴孩子考试。虽然考试期间学校食堂免费用餐,但孩子考前说想吃些家里做的,程秀宜便决定做好送来。尽管只是送个午饭,夫妻俩还是一起上阵。

  11时30分,考试结束,夫妻俩连忙走到校门边,寻找孩子的身影。十多分钟后,看到女儿出现,夫妻俩赶紧上前递上饭盒。

  “放轻松,等会儿吃了饭好好休息。”看到女儿的笑脸,夫妻俩也放心地离开。

  把所有时间空了出来,早早准备好孩子爱吃的菜,在太阳下耐心等待,只为了短短一面,让孩子品尝妈妈的味道,为她提供最坚强的后盾。他们是众多陪考家长的缩影,高考的主角不仅是考生,还有所有为考生费尽心思的家长们。

  首次刷脸入场 高考录取由3段改为2段

  高考第一天,记者走访多个考点,发现总体平稳有序。相比往年,今年考场门口增添了新设备,考生进场时通过考试终端系统“刷脸”进场。据了解,这是浙江省首次实行考生人脸识别进场,并在之前进行了模拟演练。

  除了入场方式有变化,不久前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也对今年高考政策有了调整。

  据了解,今年,浙江省统一高考招生报考科类分为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普通类考试科目为3门必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满分750分,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按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有关规定,从2021年起,招生录取分段由3段改为2段。新一段线按实考人数的60%划定,新二段线按实考人数的90%划定。另外,按实考人数的20%划定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用于强基计划、军校等提前录取或特殊类型招生的招生录取。考生高考成绩发布时一并划定并公布分段线、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

  普通类招生分提前录取和平行录取。提前录取实行传统志愿,平行录取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以1所学校的1个专业(类)作为1个志愿单位。

  首轮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9日至6月30日。届时,考生和家长可关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等了解相关信息。

  高考作文关注“得与失”

  每年高考,大家最关心的就是高考作文题目了。我省今年高考作文题目是结合“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这段话,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其实,这算是常见的题目,我写了850字,感觉还不错。”在永康二中考点的小杨说。

  对于高考作文,在市教育局任职的金华市作家协会会员、永康市作家协会理事杨铁金老师也说:“‘得与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一对矛盾。从相对的、统一的、变化的角度出发,世界是动态平衡的,既不会多一点,也不会少一点。不平衡的只有人心,许多人都在患得患失。如果摆正了心态,世界就是平的。将‘得与失’作为人生的一种思考与体验,不管视其为终点、起点,还是过程,它都是一种现实存在。这作文话题给得好,不会让考生觉得没东西写,却可以比出高下,判出云泥。”

  杨铁金老师还应邀写了今年高考作文,以飨读者。

  我从来处来,终往去处去

  杨铁金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想到《百年孤独》的开头几句:“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像史前的巨蛋。”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几乎与莫言同时看到这段被译为中文的东西。多年以后,莫言收获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而我始终徘徊在文学门外,成为一名虔诚的仰望者与坚持者。

  一样的时间长度,长出了不一样的文学高度,这是因为我与莫言身上堆积着完全不同的东西,比如信念与方向,阅读与思考,生活之源与写作实践。

  这正如那些巨蛋,有的孵化出了巨兽,昂首大步奔向远方。有的则被深埋在地下,成为一种化石,一旦重见天日,进入了博物馆。有的却直接化为腐朽,变成灰烬。

  许多你觉得美好的东西,当你想得到它时,它并不一定会来。许多你担心失去的东西,正如你担心的一样,总会如期而至,甚至提前痛失。

  我始终相信知识的价值,这东西的好处,就在于它永远不会消失在传播之中,它只会历久弥新。我也始终相信善良的力量,你给予人的越多,得到越多,它只会历久弥香。正因为这样,四十年来,我在课堂上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这就是致良知的方向。

  人生的得与失,往往都是跟别人比出来的。比地位、名誉、房子、票子,比出了差距,心生嫉妒,造成伤害。你总在抱怨别人得到的,就是你所失去的。而不曾想,你失去的,就在抱怨中加速失去。

  记得《论语》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不断地拷问自己,还会在得与失之间纠结吗?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生长自己,不断增加探索自然、改造自然、奉献社会的能力。

  不必患得患失,心心念念个人成败。

  许多年前,李斯面对着行刑队,他对与自己受难的小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人生的得失,又怎么能说得清楚呢?

  我从来处来,终往去处去。

  局促的生命,跟浩瀚的宇宙相比,就是一粒尘埃。它就漂浮在宇宙之中,永远是它的一部分。它是永恒的,哪来的什么得与失?


永康日报 社会点击 00005 2021-06-08 永康日报2021-06-0800005;永康日报2021-06-0800006;永康日报2021-06-0800010;永康日报2021-06-0800007;永康日报2021-06-0800008;永康日报2021-06-0800009;永康日报2021-06-0800011;永康日报2021-06-0800012;永康日报2021-06-0800014;永康日报2021-06-0800015;永康日报2021-06-0800016;永康日报2021-06-0800017;永康日报2021-06-0800018;永康日报2021-06-0800019;4200947;4200939;永康日报2021-06-0800013 2 2021年06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