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社会点击

文章导航

  照料两个婆婆安享晚年 教育子女成才改变命运

  好儿媳王荣秀用心用情撑起一个大家

  近日,4月“浙江好人榜”名单揭晓,我市花街镇金长园村村民王荣秀榜上有名。 2002年,丈夫的意外去世使她成为一家人唯一支柱。婆婆夏玉完劝她改嫁,她却说:“改嫁的话,男方必须为夏婆婆存5000元的养老钱。”后来,夏婆婆因病需人照顾,王荣秀又说服现任丈夫颜忠尉把她接回家照料。

  多年来,王荣秀不仅照料好两位婆婆,让她们得以安享晚年,又把孩子们教育成才,各自拥有幸福生活。

  今年4月,王荣秀(右一)和家人一起游方岩。

  用心照料好两个婆婆

  1990年,王荣秀从云南远嫁到永康。婚后的生活,虽然平淡但也幸福。好景不长,2002年初,丈夫在一场意外中不幸去世,只留下了王荣秀独自照顾年迈的公婆和两个女儿。

  “那时候,光靠我一个人在菜摊卖菜,绝对负担不起一家人。”那段时间,生活的压力让王荣秀喘不过气来。

  “你才32岁,还年轻,再去找一个可以托付的人吧。”儿媳妇的困难和压力,夏婆婆一直看在眼里,她主张让王荣秀再找一个。

  后来,经人介绍,王荣秀认识了现在的丈夫颜忠尉。在准备结婚时,王荣秀就直截了当地对颜忠尉说,“金银首饰都不要,但必须帮夏婆婆存5000元养老钱。”

  “就冲这句话,我相信她一定有情有义。”颜忠尉说,王荣秀的话让他坚定了娶她的决心,他相信王荣秀一定会善待自己的母亲和儿子。

  改嫁后,王荣秀就带着女儿搬到了花街镇金长园村,公婆继续居住在唐先镇石湖坑村。不久,公公因病离世。

  2011年,王荣秀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说夏婆婆昏倒在了家门前。后来,多方求医后,才知道夏婆婆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病情虽然不是很重,但需要有人精心料理。

  “我实在不放心。”王荣秀向颜忠尉表示,想把夏婆婆接过来赡养。

  彼时,颜忠尉的母亲方球香刚生过一场大病,幸好有王荣秀的悉心照顾才日渐康复。在得知夏婆婆身体不佳后,因为感同身受,方婆婆毫不犹豫地支持王荣秀的决定。

  自此,王荣秀便有了两位婆婆要照料。

  “秀,照顾两位婆婆,她们不会吵架吗?”这是刚接来夏婆婆时,王荣秀常听的一句话。

  如何照顾好两位婆婆?王荣秀说,用心。夏婆婆不爱吃肥肉,王荣秀买肉时就会多挑些瘦肉。方婆婆爱喝粥,一年到头家里总会备着八宝粥。

  2013年,方婆婆安详离世。去年5月,夏婆婆也安详地离开了。因为王荣秀的悉心照顾,两位老人都得以安享晚年,安详离世。

  用情撑起了一个大家

  多年来,王荣秀不仅照料好两位婆婆,让她们得以安享晚年,又把孩子们教育成才,各自拥有幸福生活。

  对王荣秀多年来的照顾,颜忠尉的儿子颜钦辉尤其感激。自从王荣秀嫁给颜忠尉开始,颜钦辉便一直称呼她为“妈妈”,而不是称呼“阿姨”。“要不是王荣秀妈妈,我可能没有现在的生活。”颜钦辉说。

  2005年底,在市职技校就读的颜钦辉获得了前往浙江大学进修数控专业的难得机会,但学费要近万元。

  这笔钱,对当时的颜家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父亲颜忠尉犹豫了。可是,王荣秀对颜忠尉说:“咱夫妻俩没什么文化,现在孩子有这么一个机会,必须支持!”这让颜忠尉咬紧牙关,为儿子交了学费。

  这个决定成为颜钦辉的一大转折。进修回来后,17岁的颜钦辉评上了高级技工,18岁成为一家大型企业的车间主任,22岁成为厂长……如今,他已成为公司的副总。

  “从我妈的身上,我发现了很多闪光点。她有孝心,尽心伺候好两位婆婆;她有责任心,将我们这个重组的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她有远见,她一直给我和大妹小妹灌输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颜钦辉说,家庭和睦是子女们在外拼搏的动力。

  “这个家,正是因为有荣秀的贤良淑德,才会有这么一团和气。”颜忠尉告诉记者,如今儿子和大女儿都已成家立业,小女儿也考上了研究生。这么多年,多亏有她,我们才有了现在幸福的生活。

  □融媒记者 程明星


永康日报 社会点击 00006 2021-05-13 永康日报2021-05-1300006;永康日报2021-05-1300008;永康日报2021-05-1300007;永康日报2021-05-1300011;永康日报2021-05-1300012;永康日报2021-05-1300013;永康日报2021-05-1300014;永康日报2021-05-1300015;永康日报2021-05-1300010 2 2021年05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