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顺带等车老人
哪料老人不敢上车
爱在春天:
我觉得,如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走入了一个怪圈。
主持人:
怎么说?
爱在春天:
前几天傍晚下着大雨,我朋友开车途经一公交候车亭,见一老人撑着一把雨伞背着大袋东西在等车,心中十分不忍。于是他靠近老人,连说带比划让老人上车,打算载老人回家。
主持人:
你朋友真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爱在春天:
谁知道老人用惊恐的眼睛看着他,连连摆手拒绝搭乘。
主持人:
老人有说原因吗?
爱在春天:
没说。朋友说,只是看他的眼神让他很是受伤。
主持人:
什么样的眼神?
爱在春天:
好像我朋友要对他图谋不轨似的。
主持人:
老人的警惕心很强。
爱在春天:
也许是因为有些人借着做善事行骗,导致不轻易相信别人。其实不仅是那位老人的看人的眼光变了,很多时候大家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化。
主持人:
什么行为?
爱在春天:
一个陌生人靠近自己,首先想到的是:这个陌生人是坏人,肯定对我不利,我得保护自己!一个人无故向你示好,你首先会打个问号:为什么对我好?他肯定有什么目的!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走得很近,有人会认为这两人不像夫妻,肯定是情人!我理解那位朋友受伤的感觉。如果每个人都不戴上有色眼镜,这个世界会变得简单而美好。
主持人:
是的。很多人一边慨叹人情冷漠、信任危机,一边又把自己严严封锁、紧闭心扉。
爱在春天:
很多人可以在网络上和远方的陌生人促膝长谈,却很少和自己的邻居说一句话。
主持人:
我们应该多一些信任。
爱在春天:
是的。当一个人怀疑、拒绝的本能多了,与人为善的本能,信任的本能,爱的本能,就会越来越弱。之前曾有些地方利用“抱抱团”的活动,在街头与陌生人通过一个小小的拥抱,传递的是温暖和信任。初衷是拒绝冷漠,接受来自陌生人的关怀。当然与陌生人拥抱,是一种行为艺术,是一种倡导,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向身边的人友好地问候一下,在有人需要帮助时,给他一份关怀、一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