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深度报道

文章导航

  城市记忆好载体 城市旅游金名片

  “步行街区能打造成我市的古子城吗”系列报道之二

  步行街区地处我市繁华商业中心,毗邻南龙·恒太城、三联时代广场、永康宝龙广场等商业体。与上述现代购物城相比,步行街区仿古建筑群更适合打造成富有老城特色的商业文化街。

  该街区如何实现延续城市文脉,形成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商业布局,成为“城市记忆的好载体、城市旅游的金名片”?近日,记者就此作了采访。

  □融媒记者 舒姿

  打造永不落幕的永康美食节

  前些年,我市有识之士呼吁,城区应开辟一块场地集中展示永康美食,打造永不落幕的永康美食节。诸如肉麦饼、小麦饼、麻糍等传统小吃,方山柿、永祥竹笋、拱瑞下杨梅、方岩红橘、五指岩生姜、太平莲子等地方名品,市民能够实现一站式品尝。对外地游客而言,他们只要踏入此地,就可以遍尝永康特色小吃、水果。

  永康肉麦饼配料讲究,物美价廉,以其别具风味而闻名。馅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猪肉加咸菜,一种是猪肉加霉干菜。平时家人团聚,逢年过节,肉麦饼是永康人的美味佳肴。城区小有名气的肉麦饼店店号,主要有千里香、万里香和溪下街等。

  永康小麦饼又称“单麦饼”“麦饼筒”,具有“薄如纸,韧如皮,卷而不裂,携带方便”等特点,是永康特有的风味美食,民间代代相传。最负盛名的要数芝英小麦饼,如今在芝英半面街,仍有几家逾百年的老字号经营小麦饼。

  “步行街区美食一条街有武汉鸭脖、台湾手抓饼等天南海北的美食,但本土美食却很少。那么,上述富有永康特色的美食,是否可以实现一街汇聚,满足消费者的味蕾?”我市商界知名人士章先生告诉记者,其实,我市让永康美食汇聚在一条街,可以借鉴金华古子城的做法。金华特色饼一条街设在古色古香的熙春巷,本着“开门办饼街、品质兴饼街”的原则,此地汇集了兰溪鸡子馃、义乌东河肉饼、永康肉饼、浦江麦饼、金华烧饼、磐安卷筒饼等,把客流源源不断地引到古子城内部,循环流动,带热更多的业态。

  值得一提的是,对古子城这个大景区来说,满街鲜香美味的金华特色饼一条街,不过是个引子和序曲,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它就是古子城重点打造的“六馆”。古子城管理者下大决心植入“一街六馆”新业态,表面看是激活人气,助力和决胜4A级景区创建,更长远的考虑是通过挖掘和再现金华深厚的文化基因,让古子城在更好地利用中得到保护和提升,使之成为市民眼中的城市记忆载体、游客眼中的城市旅游名片,成为“活”的古街古巷。

  “我国地域辽阔、美食众多,在引入外来美食满足消费者味蕾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本土的美食。外来美食与本土美食同台共舞,才可以打造成永不落幕的永康美食节。”章先生说,商家切勿一味专注于引入外来美食,而忽略了本土响当当的美食。本地消费者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乡土情结,本地美食不可或缺。

  建设中的步行街美食城。

  一张蓝图绘到底才能实现长盛不衰

  步行街区共有三期,二期美食城弄得漂漂亮亮了,其他街区怎么办?

  “除了商业综合体,其余单体商业中心、商业街都要有团结意识。而促成团结需要有一个‘带头大哥’,不然就是一盘散沙,各做各的。”章先生如是说。

  像金华古子城设有古子城历史文化区管委会办公室,统筹项目开发建设及后续发展。为加快古子城的保护与整治工作,2013年,金华市还成立了古子城文化旅游区建设指挥部,首要任务就是编制《金华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和《金华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整治详细规划》。

  根据上述规划,古子城定位为金华市历史文化综合展示片区、城市文化休闲生活中心、城市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以“保旧城,复风貌,保子城,继文脉,保重点”为开发原则,杜绝功利性做法。

  有了详细的开发原则,金华古子城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在世人面前。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运作,这类成功的例子,全国有不少。

  近几年,我省先后出现开化汽糕办、缙云烧饼办、三门青蟹办等一批萌萌的小吃开发管理办公室。缙云烧饼办为了让隐藏于大街小巷的烧饼摊不再“灰头土脸”,注册了“缙云烧饼”的集体商标,并附上缙云烧饼品牌店的整套设计方案。2020年,烧饼示范店在全国各省市全面铺开,从业者达3.5万人,营收超20亿元。

  “上述成功的做法给我们带来启示。‘带头大哥’的作用就是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繁荣。知名商号要维护,假冒伪劣要打击;粗制滥造的商家要淘汰,精耕细作的商家要表扬。我们要谨记一张蓝图绘到底,后续管理永不断。”章先生表示,只有一任接一任的商家坚持不懈地努力,该街区商业才会长盛不衰。

  “城市的繁荣离不开商业的繁荣,商业的繁荣离不开知名商号的支撑。”章先生表示。他举例道,步行街区手机一条街的繁荣离不开拥军通信这样的知名商号。拥军通信与步行街同龄,店面越开越大,在我市通信行业有较高知名度。利群眼镜原址在解放街,后迁入步行街,有三四十年历史。他们面对商海沉浮、周边商户变迁,却坚守至今,难能可贵。

  这些老店要进一步加以培育。上海豫园那些多年未变的老字号,如今也有了新意。比如,大白兔奶糖在豫园开出了“大白兔专卖店”。除了销售多达数十种口味的奶糖以外,店里还有大白兔帆布袋、大白兔抱枕、大白兔水杯等衍生产品,销售形势十分红火。

  章先生说,不过,只靠现有的几家老店是远远不够的。下一步,可动员一批我市的知名商业企业,像紫微餐饮公司、阿庆嫂餐饮公司、欧家超市、华茗园茶业等,在步行街区开设新店。

  章先生告诉记者,这几年,“国潮”崛起,步行街区可趁着好时机,来一次华丽转身。“国潮”就是受年轻人青睐的本土潮流品牌。这两年,在豫园经常能看到年轻人穿着汉服出行;一些老字号、国货产品成了网红。这是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认同与喜爱。

  同时,我市在步行街区打造过程中,还可盘活招牌文化。众所周知,招牌街景毫无疑问是香港的商业金名片。香港繁华的招牌街景多年来进入了不少电影。在那些街区,每家店铺都想把招牌做得最显眼、放在最抢眼的位置。这些争艳斗丽的招牌虽然没有规律,却又好像乱中有序,共同构成充满视觉冲击的商业氛围。

  步行街三期内庭一瞥。

  商业繁荣离不开知名商号的支撑

  芝英小麦饼一条街一角。


永康日报 深度报道 00003 2021-04-26 永康日报2021-04-2600005;永康日报2021-04-2600006;永康日报2021-04-2600008;永康日报2021-04-2600011;3988864;永康日报2021-04-2600007;永康日报2021-04-2600009;永康日报2021-04-2600010;3988861;永康日报2021-04-2600012;永康日报2021-04-2600013;永康日报2021-04-2600014;永康日报2021-04-2600015 2 2021年04月26日 星期一